资源简介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章末复习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体会“消元”思想,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法和加减法,能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解法. 3.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进一步体会“消元”思想,能根据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形式选择适当的解法. 4.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解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复习导入 请你带着下面的问题,进入本章的复习吧! 1.举例说明怎样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与“加减”的目的是什么? 2.比较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联系与区别,你能说说“消元”的思想方法在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体现吗? 3.用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吗?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知识,通过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点复习考点一 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1】方程2x-=0,3x+y=0,2x+xy=1,3x+y-2z=0,x2-x+1=0,2x+6y=2x中,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师生活动】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进行指导. 【答案】D 【解析】2x-=0不是整式方程,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3x+y=0是二元一次方程; 2x+xy=1中“xy”项的次数为2,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3x+y-2z=0中含有三个未知数,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x2-x+1=0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2x+6y=2x化为一般形式为y=0,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综上所述,二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 【归纳】识别二元一次方程看两点: 一看原方程是不是整式方程,且只含有两个未知数; 二看化简为一般形式后的方程是否符合两个未知数的系数都不为0,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设计意图】通过例1,考查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通过练习和教师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理解. 【例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B. C. D.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答案】D 【解析】选项A化简后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符合题意; 选项B中“xy”项的次数为2,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符合题意; 选项C中含有三个未知数,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符合题意; 选项D化简后为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符合题意. 【归纳】识别二元一次方程组要“先化再看”: 先将方程组化简为最简形式,再判断. 一看方程组中的方程是否都是整式方程; 二看方程组中是不是只含有两个未知数; 三看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不是都为1. 【设计意图】通过例2,考查学生是否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通过学生练习和教师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理解. 【跟踪训练1】若+=7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______. 【答案】1 【解析】由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得2m-1=1,3n-2m=1. 解得m=1,n=1.所以mn=11=1.考点二 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例3】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则a=______,b=______.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选一名学生代表板演,教师讲评. 【答案】2 3 【解析】将代入方程组得解得 【归纳】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字母参数的值的方法: (1)将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组)中,得到一个关于待求字母参数的新方程(组),注意当方程中未知数较多时,要先弄清是关于哪些未知数的方程; (2)求解这个新方程(组),得出待求字母参数的值. 【设计意图】通过例3,进一步加深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理解,让学生能灵活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字母参数的值. 【跟踪训练2】如果是方程x-3y=-3的一组解,那么5-a+3b=______. 【答案】8 【解析】将代入方程x-3y=-3,得a-3b=-3. 所以5-a+3b=5-(a-3b)=5-(-3)=8. 【跟踪训练3】已知x=4,y=-2与x=-2,y=-5都是方程y=kx+b的解,则k+b=______. 【答案】- 【解析】将x=4,y=-2代入方程y=kx+b得-2=4k+b,① 将x=-2,y=-5代入方程y=kx+b得-5=-2k+b,② 联立①②,得解得所以k+b=-4=-.考点三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例4】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 (1) (2)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部交流纠错,教师进行指导. 【答案】解:(1)①×2,得4x+6y=8.③ ②-③,得5x-4x=7-8,解得x=-1. 把x=-1代入①,得y=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2)由①,得y=2x-7.③ 把③代入②,得3x+2(2x-7)=0,解得x=2. 把x=2代入③,得y=-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归纳】两种消元法的比较:思路 方法 特点 消元过程消元 代入法 未知数的系数为±1 把系数为±1的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表示 代入另一方程得到一元一次方程加减法 某个未知数的系数 相等 两个方程相减 得到一元一次方程相反 两个方程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例4,检查学生对代入法和加减法的掌握情况,通过实践,巩固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5】解方程组: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完成解答,教师提示学生使用整体思想. 【答案】解:设=m,=n. 则原方程组可转化为解得 所以即解得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设计意图】通过例5,引导学生利用整体思想使问题化繁为简,提醒学生注意整体代换求出的结果还要回代到原问题中. 【跟踪训练4】解方程组: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部交流纠错,教师进行指导. 【答案】解:方法1:①-②,得2y-y=5-2,解得y=3. 把y=3代入②,得x=-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方法2:由①,得x=5-2y.③ 把③代入②,得5-2y+y=2,解得y=3. 把y=3代入③,得x=-1.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考点四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例6】甲、乙、丙三个工程队要完成A,B两项工程.B工程的工作量比A工程的工作量多25%,甲、乙、丙三队单独完成A工程所需的时间分别是20天、24天、30天.为了完成这两项工程,先派甲队做A工程,乙、丙两队做B工程;经过几天后,又调丙队与甲队共同完成A工程.问乙、丙两队合作了多少天?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补充说明. 【分析】可设A工程的工作量为1,进而可得B工程的工作量.两个相等关系为“甲独做的工作量+甲、丙合作的工作量=1”“乙、丙合作的工作量+乙独做的工作量=B工程的工作量”,把相关数值代入求解即可. 【答案】解:设乙、丙两队合作了x天,甲、丙两队合作了y天. 将A工程的工作量视为1,则B工程的工作量为1+1×25%=. 由题意,得整理,得解得 答:乙、丙两队合作了15天. 【归纳】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可简记为审、设、列、解、验、答,其关键是确定相等关系,可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理解和揭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当所给的量的单位不统一时,应先统一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解答本题,让学生复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跟踪训练5】用甲、乙两种原料配制某种饮料,已知这两种原料的维生素C含量及价格如下表:项目 甲种原料 乙种原料维生素C含量/(单位/kg) 600 100原料价格/(元/kg) 8 4 现要求用72元配制含有5 000单位的维生素C的这种饮料,请问应买这两种原料各多少千克? 【答案】解:设应买甲种原料x kg,乙种原料y kg,可得下表:项目 甲种原料x kg 乙种原料y kg 配制后饮料维生素C含量/单位 600x 100y 5 000原料价格/元 8x 4y 72 由题意,得解得 答:应买甲种原料8 kg,乙种原料2 kg.考点五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例7】解方程组: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部交流纠错,教师进行指导. 【分析】先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z,得到关于x,y的两个方程,解由这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求出x,y,再利用代入法求z,从而得到原方程组的解. 【答案】解:①+②,得4x+y=16.④ ①-③,得2x-2y=-2,即x-y=-1.⑤ ④+⑤,得5x=15,解得x=3. 把x=3代入⑤,得3-y=-1,解得y=4. 把x=3,y=4代入③,得3+4+z=12,解得z=5.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归纳】三元一次方程组中未知数较多,要根据各方程的特点,先确定消元对象,再灵活地确定消元步骤和方法,切忌盲目消元.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题目巩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跟踪训练7】解方程组: 【答案】解:①+②,得3x-3y=15,即x-y=5.④ ②-③,得x+2y=11.⑤ ⑤-④,得3y=6,解得y=2. 把y=2代入④,得x=7. 把x=7,y=2代入③,得z=-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课堂小结课后任务 完成教材第118页复习题10第1~5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