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二章 定义 命题 证明12.1定义本节课是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内容.本章是初中数学从“直观几何”向“逻辑推理”过渡的关键章节,本课是本章的起点,建立在学生对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平行线)的直观认识,以及代数中的基本概念(如等式、不等式)的基础上,为后续学习“命题”“定理”“证明”奠定基础.本节课中通过复习已学习的概念,发现它们的特点,总结归纳定义的概念,进而根据一个概念的定义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又引导学生通过绘示意图直观表示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在讨论活动中区分“定义”与“性质描述”,理解定义的内涵,对新情境产生的名词进行下定义.通过真实情境尝试自主下定义, 也能对熟悉的数学对象下定义,理解定义是推理的基础,从而感受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认识到定义在数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逻辑推理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本时,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因为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过很多概念、定义等知识,且在教师的引导了解概念间关系,但区分、建立从属关系能力还有待加强,通过理解定义的概念,区分概念间的关系,培养学严谨的逻辑能力. 1. 理解定义的概念,会根据一个概念的定义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会利用示意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2. 能给数学对象下定义,理解定义是几何推理的依据. 3. 感受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认识到定义在数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逻辑推理的兴趣.重点:理解定义的概念,会根据一个概念的定义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会利用示意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给数学对象下定义,理解定义是几何推理的依据.本章引入 概念、命题、推理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概念需要定义,命题需要证明. 推理是数学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活动.我们要逐步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学会规范地表达证明过程. 通过定义和证明,我们不仅可以得到一些“信得过”的概念和结论,而且可以学会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养成 “重证据、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A+∠B+∠ACB =180°情境导入问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Deepseek吗?请描述一下它是什么?师小结:Deepseek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让我们来一起探究吧!师生活动:教师演示,学生倾听,感受人工智能的优势;独立思考.设计意图:通过体验Deepseek大模型,感受科技的发展,从生活中的情境,从情境中对定义的感知与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探究新知活动一:定义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的数学概念,你能说出下列名称的概念吗?整数:方程:两点之间的距离:平行线:对顶角:答: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统称为整数.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对顶角: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称思考:通过这些概念,你发现什么?答:对某一概念作出了明确规定师小结:对一个概念作出明确规定的语句叫作这个概念的定义,有时也说“给概念下定义”.师提示:1. 根据概念的定义,就可以准确地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2.定义就像标签,把事物与事物区别开;3. 定义必须是严格的,要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讨论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判断下面哪些图形中含有对顶角.分析: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称为对顶角.答:解:(1)没有公共顶点,(2)(3)(4)都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这4个图形都不含有对顶角.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指定学生说说答案,师给与一定的反馈.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以前学习的定义、概念,引导学生明确定义的概念,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活动二:利用示意图表达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 许多概念之间都是有关系的,单项式,整式,代数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吗?答:单项式都属于整式,整式都属于代数式.师小结:数学中常用上图所示的示意图来直观地表示这种从属关系.尝试 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画出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答:等腰三角形都属于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都属于等腰三角形.师生活动:生思考、尝试绘图,师反馈.设计意图:通过分类、对比等方法对概念间关系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概念间的从属关系进行梳理..活动三:探究如何下定义 讨论 小亮和几个好朋友玩游戏:每个人轮流在空地上投七颗小石子,谁投的七颗小石子的散度最小就算谁赢.你觉得游戏中的“散度”是什么意思 你能给“散度”下定义吗 分析:给概念下定义时要求语言简单明了、标准清晰,可以明确地区分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对象. 答:在这个游戏中,“散度”是表示七颗小石子在空地上分散程度. 根据游戏,可以尝试给散度下定义:一些物体在平面上相对于某一处的分散程度.(答案不唯一)师生活动:生思考、尝试绘图,师反馈.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谈论真实情境中的新定义,归纳总结得出新定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体悟数学严谨的语言表达.应用新知例1 下面是小明给一些概念下的“定义”,你觉得这些“定义”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1) 像火车铁轨那样的两条线叫作平行线;(2)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边三角形;(3)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作正方形;(4) 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作锐角三角形.答:解:(1)不合适.理由:根据定义没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2)合适.理由:根据定义可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 (3)不合适.理由:根据定义没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需加上四个角也相等才能确定正方形的定义. (4)不合适.理由:根据定义没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中也有2个锐角,但不是锐角三角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定学生回答,全班集体交流.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及时练习巩固所学,培养学以致用、积极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让学生理解运用本节内容.课堂练习1.将下列图形分类,并说说分类的依据.2.回忆并写出下列概念的定义.绝对值、余角、补角.3.画示意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有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答:1.解:这些图形可以分类为四边形、三角形、圆,分类的依据是它们的定义2.解: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作这个数的绝对值.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限时训练】1. 下列语句中,属于定义的是(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下列句子中属于定义的是 .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③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④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⑤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⑥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作直角三角形.自然数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具有关系1+2+3=6.像6这样的数叫作完全数(也称完美数),判断下列各数是否是“完全数”.(1)8;(2)28.答:1.C2.②④⑥.3.解:8的因数有1,2,4,8,1+2+4=7≠8,因此8不是完全数;28的因数有1,2, 4,7,14,28,1+2+4+7+14=28,因此28是完全数.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及应用.归纳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实践作业小美和朋友们玩“气球靶心”游戏,规则:每人用吹箭射击固定在墙上的五个气球(气球排列成十字形,中心气球为红色靶心,其余四个为白色外围气球).每轮每人射击一次,最终根据“命中精度”排名。你认为“命中精度”在这个游戏中可以如何定义?如果想让游戏更考验技巧,可以增加什么规则?(例如:距离调整、时间限制等)请同学们课下与同学一起玩这个游戏,并讨论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