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西南师大版
第七单元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



教材分析
)
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二单元“认识平面图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从认识立体图形过渡到认识平面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特征,能正确辨认和识别这些图形,能对图形进行剪拼,并能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设计创设有趣味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观察、思考、比较、操作等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

二、学习目标
)
1.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特征,能正确辨认和识别这些图形,能对其进行剪拼,并能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图形内在联系的逻辑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学习兴趣。
3.在复习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喜欢数学。
(

三、教学重
难点
)
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特征,能正确辨认和识别这些图形。
难点:能对平面图形进行剪拼,并能发现其排列的规律。
(

四、教学
过程
)
复习导图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已接近尾声,请说一说在“图形与几何”这个板块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设计意图:谈话复习回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感受。出示复习导图学生可以重新激活记忆中的信息,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
活动一: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你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5种平面图形,指名学生说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名称。
生1: 这是长方形。
生2:这是正方形。
生3:这是三角形。
生4:这是平行四边形。
生5:这是圆。
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
生1: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四条直直的边,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
生2:正方形:方方正正的,有四条直直的边,四条边一样长。
生3:平行四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其中一组对边是倾斜的。
生4:三角形:尖尖的,有三条直直的边。
生5:圆圆的,由一条曲线围成。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这样的图形?说一说。
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课本、课桌的表面有长方形。
生2:地砖、魔方的表面有正方形。
生3:伸缩挂衣架、推拉门的表面有平行四边形。
生4:红领巾、奶酪的表面有三角形。
生5:时钟、车轮的表面有圆。
……
师:用下面的物体能画出什么形状?(连线)
生:
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
师:两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生:我用2个同样的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小结:用2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生1: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2: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小结:用2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拼图,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图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选取学生上台展示汇报。
生1: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2: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生3: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3: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小结: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拿出学具拼一拼,用4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
同桌之间合作拼组,并和同桌说一说是用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选取部分学生展示汇报:
生1:我用四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更大的三角形。
生2:我用四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
生3:我用四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4:我用四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连一连、说一说等活动,学生能进一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特点,让学生在辨认中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通过拼一拼,强化学生的推理和思考能力,把操作、思考与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二:按下面的规律,用学具摆一摆,填一填。
出示图:
师:你能圈出重复出现的组吗?
生1:
生2:
师:谁能说说括号里怎么填呢?
生:
师总结:圈出重复的组,规律可以看得更清晰。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图形的排列规律,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
综合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
1.数一数,填一填。
2.数一数,填一填。
3.像图中小朋友这样,用一个正方体的不同的面画出的正方形( )。
①都相同 ②各不相同 ③不能确定
4.用所给的物体能画出哪个平面图形?圈一圈。
5.分一分。
6.根据规律涂一涂。
拓展练习
1.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了一个( ),其中② 号面与( )号面相对,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2.
3.按规律涂一涂。
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征是什么?
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如何找图形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
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
课堂评价
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
设计意图: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伙伴,用客观准确的眼光看自己,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优势和不足。
课后实践
综合实践:请你用数学书附页中的图4 做一幅拼贴创意画,看谁拼得最有创意,并在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感受图形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