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两课时) 教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两课时) 教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1课时 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1.知道什么叫作解方程,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会正确、熟练地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把复杂变简单,将新知转化为已学知识.
重点:正确、熟练地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规避去分母、去括号中的易错点.
一、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
1.把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的形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把方程4x+3=2x-7化成x=a的形式,其结果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解方程:4(x-2)+5=35-(x-2).
解析: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求得答案.
解:去括号,得 4x-8+5=35-x+2,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x=40,
两边都除以5,得 x=8.
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2(x2-1)-x2的值比代数式x2+3x-2的值大6
解:依题意,得2(x2-1)-x2-(x2+3x-2)=6,
去括号,得 2x2-2-x2-x2-3x+2=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3x=6,
两边都除以-3,得 x=-2.
方法总结:先按要求列出方程,然后按照去括号,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右边,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原方程的解.
探究点二:通过去分母解方程
解方程:2(x-1)=2-(x+2).
解析:如果先去括号,会有较多分数的加减运算,增加计算难度,可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方程两边都乘10,去掉原方程中的分母,然后求解.
解:去分母,得 5(x-1)=20-2(x+2),
去括号,得 5x-5=20-2x-4,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7x=21,
两边都除以7,得 x=3.
小马在解关于x的方程=-1去分母时,方程右边-1忘记乘6,因而求得的解为x=2,试求a的值,并正确地解方程.
解析:方程右边-1忘记乘6,所以x=2是方程2(2x-1)=3(x+a)-1的解,解此方程,可求出a的值.
解:按小马去分母的方法,得 2(2x-1)=3(x+a)-1.把 x=2 代入上面的方程,得 2(2×2-1)=3(2+a)-1,解这个方程,得a=. 所以原方程为=-1.解这个方程,得 x=-3.
方法总结:去分母时,方程两边的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因漏乘而求出的解不是原方程的解,而是漏乘后得到的新方程的解.
三、板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学生有了前面把方程化为x=a 的经验,再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很容易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步骤,同时强化学生对去分母、去括号中易错点的规避.
第2课时 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1.能熟练、正确地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2.进一步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重点:熟练、正确地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规避解方程中的易错点.
一、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2.解方程:x+(20-x)=8.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下列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地方及产生错误的原因.
解方程:-=1.
解:去分母、去括号,得 4x-2-3x-6=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9.
解析:去分母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本题中方程的右边就漏乘了6.
解:本题解方程的过程不正确.去分母、去括号时出现了错误,方程的右边漏乘了6.
解方程:0.5(x-1)-0.2(2x+3)=0.3(x+4).
解析:本题有以下三种方法可解.
方法一: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方程的解.
方法二:两边都乘10,将系数0.5,0.2,0.3先化成整数,再来解.
方法三:将系数0.5,0.2,0.3先化成分数,原方程变形为(x-1)-(2x+3)=(x+4),或变形为-=),再按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来求解.
现以第三种方法来解.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去分母,得 5(x-1)-2(2x+3)=3(x+4),
去括号,得 5x-5-4x-6=3x+12,
移项,得 5x-4x-3x=12+5+6,
合并同类项,得 -2x=23,
两边都除以-2,得 x=-.
解方程:.
解析: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所有的小数化成整数,再根据前面解方程的顺序求解.
解:原方程可化为
去分母,得 2(x-2)-5(10x+4)=3(x+3),
去括号,得 2x-4-50x-20=3x+9,
移项,得 2x-50x-3x=9+4+20,
合并同类项,得 -51x=33,
两边都除以 -51,得x=-.
方法总结:解方程时要注意:(1)去分母时,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分数线不仅代表除号(或比),也代表括号,所以去分母时,若分子是多项式,应将分子用括号括上;(3)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负号并且含有系数时,要注意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不仅要注意符号问题,还要注意括号前的系数不要漏乘括号里的每一项;(4)初学解方程时尽量不要省略步骤.
探究点二:先列方程,再解方程
(1)当k取何值时,代数式的值比的值小1
(2)当k取何值时,代数式与的值互为相反数?
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解:(1)根据题意可得-=1,
去分母,得 3(3k+1)-2(k+1)=6,
去括号,得 9k+3-2k-2=6,
移项,得 9k-2k=6+2-3,
合并同类项,得 7k=5,
两边都除以7,得 k=;
(2)根据题意可得+=0,
去分母,得 2(k+1)+3(3k+1)=0,
去括号,得 2k+2+9k+3=0,
移项,得 2k+9k=-3-2,
合并同类项,得 11k=-5,
两边都除以11,得 k=-.
方法总结:先按要求列出方程,然后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原方程的解.
三、板书设计
本节课引导学生了解含小数的方程,解这种方程有多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对简便、不宜出错的方法,不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反复强调——方程变形必有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