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有理数的乘法 教案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1有理数的乘法 教案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2.1 有理数的乘法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准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与应用,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符号确定的理解,以及对法则探索过程的感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如:( + 3) + ( + 5) = + (3 + 5) = 8 ,( - 2) + ( - 4) = - (2 + 4) = - 6 。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例如:( + 7) + ( - 3) = + (7 - 3) = 4 ,( - 8) + 5 = - (8 - 5) = -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如( - 6) + 6 = 0 。
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如0 + 9 = 9 ,- 7 + 0 = - 7 。
1计算:
( - 3) + 7
解:异号两数相加,= 3 , = 7 ,7 > 3 ,取7的符号 “+”,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 - 3) + 7 = + (7 - 3) = 4 。
2.计算6 - 9
解:根据减法法则,6 - 9 = 6 + ( - 9) ,异号两数相加,= 6 , = 9 ,9 > 6 ,取-9的符号 “-”,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6 + ( - 9) = - (9 - 6) = - 3 。
3.计算( - 2) - ( - 5)
解:根据减法法则,( - 2) - ( - 5) = ( - 2) + 5 ,异号两数相加, = 2 , = 5 ,5 > 2 ,取5的符号 “+”,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 - 2) + 5 = + (5 - 2) = 3 。
(二)讲授新课
1.引入有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 3 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 3 厘米,4 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分析:对于甲水库,水位每天升高 3 厘米,4 天后升高的总量可以用加法表示为3 + 3 + 3 + 3 ,根据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可写成34 = 12厘米,因为是升高,所以结果为 + 12厘米。
对于乙水库,水位每天下降 3 厘米,用负数表示为-3厘米,4 天后下降的总量用加法表示为( - 3) + ( - 3) + ( - 3) + ( - 3) ,写成乘法算式为( - 34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4个-3相加,结果是多少呢?通过加法计算( - 3) + ( - 3) + ( - 3) + ( - 3) = - 12 ,所以( - 3)4 = - 12 。
2.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观察下面的式子:
34 = 12
( - 3)4 = - 12
对比这两个式子,一个因数3变为-3(符号改变),另一个因数4不变,积从12变为-12(符号也改变),且积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因数绝对值的乘积,
再看一组式子:
3( - 4) ,可以理解为3个-4相加,( - 4) + ( - 4) + ( - 4) = - 12 ,所以3( - 4) = - 12 。
( - 3)( - 4) ,从乘法的意义上不好直接理解,我们可以从乘法运算的规律来推导。因为( - 3)4 = - 12 ,当一个因数4变为-4(符号改变),那么积的符号也应该改变,所以( - 3( - 4) = 12 。
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3.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
先确定积的符号。根据乘法法则,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异号两数相乘得负。
再把绝对值相乘,得到积的绝对值。
(三)例题精讲
例 1:计算( - 6)5
解:( - 6)5 = - (65) = - 30 。
例 2:计算( - )( - )
解:( - )( - )
= + ()
=
例 3:计算0( - 7.8)
解:0( - 7.8) = 0
(四)针对训练
1.计算( - 8)7
2.计算
3.计算( - 1.50
(五)课堂检测
1.计算( - 5)6 的结果是( )
A. - 30 B. 30 C. - 11 D. 11
2.计算( -)( - 9) 的结果是( )
A. - 3 B. 3 C. - D.
3.如果ab = 0 ,那么( )
A. a = 0 B. b = 0 C. a = 0 且b = 0 D. a = 0 或b = 0
4.计算 - 3( - 2)( - 1) 的结果是( )
A. 6 B. - 6 C. 5 D. - 5
5.某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食品,如果每袋超过标准质量 2 克,记作 + 2克,那么 - 3克表示( )
A. 比标准质量多 3 克 B. 比标准质量少 3 克 C. 标准质量为 3 克 D. 以上都不对
(六)课堂小结
1.与学生一起回顾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2.强调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要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的乘积。
3.鼓励学生分享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七)布置作业
1.教材课后练习题。
2.补充作业:计算;
3.已知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求(a + b)( - cd) 的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