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0以内数与加法古人计数(二)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经历数位产生的过程,理解“满十进一”产生新的计数单位“十”,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具有不同的意义,建立数与数位的对应关系;能借助计数器、数线等理解和掌握10~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感受数位、位值的作用,初步发展数感。2、从借助操作或画图表示数量,过渡到用数学符号表示,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数量,知道这些数表达的现实意义;理解位值表示的意义;会用符号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发展符号意识。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个位和十位,理解和掌握10~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用20以内的数表示数量,会用符号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难点:1、理解“满十进一”,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具有不同的意义。2、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数量,建立数与数位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引导观察1、师:(出示主题图)请你认真观察图片,从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古人捕了11条鱼。师:还有发现吗?(学生如果没发现,可以指出古人摆放的石头来提示)生:我发现古人是用2块石头来记录鱼的数量的。生:我发现这两块石头一块是大的,一块是小的。师:为什么要这样?用一样大小的可以吗?生:不可以。一样大小的只能表示2,大的表示10,小的表示1,这样才是11。师:你们说得太对了,我明白而了。二、结合实际,感受新知2、师:我觉得古人真厉害,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老师也想像古人那样用两块石头表示11,但我手里只有两块一样大的石头,用它们能表示11吗?请同学们先帮我想一想,或者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师:有想法了吗?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师:谁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可以在其中一块石头上写上10,这块石头就表示1个十,另一个写上1,表示1个一。生:我想涂颜色,涂上红色的表示1个十,没涂色的表示1个一。生:可以把一块石头横过来,这块石头就表示1个十,竖着就表示1个一。师: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生:这些方法都是用一块石头表示1个十,一块表示1个一。3、师:老师手里其实没有石头,只有这样两颗珠子,这两颗珠子圆滚滚的,写不上字,颜色、大小都一样,这样还能表示11吗?生:我们就记着左边的表示10呗。师:这样行吗?我们都记住放在左边的这颗珠子就是10,可以吗?你们记住了吗?那右边的这颗呢?生:右边这颗就是1。师:我没记清楚,谁再告诉我一下?生:左边的一颗就是1个十,右边的一颗就是1个一。师:哦,我知道了。我按照同学们说的,做了一个小东西,左边一颗珠能表示1个十,右边一颗珠能表示1个一。(指着左边的位置)这个位置能表示“十”,给这个位置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生:十位。师:这个名字好,能表示“十”的位置,叫十位。那右边这个能叫什么呢?生:我知道,这是个位。师:嗯,能一个一个表示,就叫个位啦。那我们也给这个小东西起个名字,它能帮我们记录数,就叫它“计数器”,可以吗?师:计数器可以怎么表示11呢?生: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一颗珠,表示1个一,在十位上拨一颗珠表示1个十,就是11了。(这里多找几名同学说一说)4、师:刚刚我们认识了计数器,那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其他的数呢?请大家从0开始拨到20,一边拨,一边说一说拨出来的数是多少,再对着计数器把数写下来。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展示。师:9再添1是多少?你是怎么拨的?生:9再拨一个就是10,我可以在十位上拨一个表示10,把个位的拨回去,一个也不留。师:谁听懂了他的想法?再来说一说。师:我听明白了,个位如果满十了,就可以在十位上拨一颗珠来表示,这就叫“满十进一”。请你对着计数器,把10写一写。师:19再添1是多少?你是怎么拨的?生:19是十位上拨一颗珠子,个位上是9颗珠子,再拨一颗就是10颗,满十进一,就在十位上再拨一颗,把个位的都拨回去一个也不留。师:再请你对着计数器把20写一写。5:师:当你对着计数器写数时,10和9,8,……,0有什么不同?生: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0~9都只有一个数字。生:计数器上拨出的10,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对应着在十位下面写1,个位上没有珠子,对应着个位就写0,10占了两个数位,所以是两位数。生:0~9只占一个数位,就是一位数。师:是啊,计数器上数位的作用都被你发现了,你们的发现实在太了不起了!师:我们一起再来梳理一下,10应该怎么拨?怎么写?生: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不拨。这就是10。对着十位写1,对着个位写0。师:个位没有珠子,不写行不行?生:不行,如果个位上的0不写,就变成1了。师:那20怎么拨,怎么写呢?生:在十位上拨两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不拨。这就是20。对着十位写2,对着个位写0。师:你认识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数线”),这叫“数线”,请你先来读一读数线上的数。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从左到右,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而且数一个比一个多1。生:要是从右往左看,就是从大到小排的,一个比一个少1生: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师:同学们真是既会观察又会总结。你能比较数的大小吗?12和9谁大谁小?请你先自己思考一下,想好了的同学可以和身边的伙伴说一说。师:谁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生:我用数数的方法,从1往后数,先数到的数小,后数到的数大。先数到9,然后是10,11,12。所以12比9大。生:可以看数线上两个数的位置,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12在右边,9在左边,所以12比9大。师:那12和14呢?生:我可以用计数器比较,先拨12,在十位上拨1个,在个位上拨2个。如果是14,就是在十位上拨1个,在个位上拨4个。这两个数的十位都是一个珠,就一样,个位上4个珠比2个珠多,所以14比12大。(这里的比较方法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就要给予肯定)师:同学们都在动脑筋思考,真的非常了不起。三、课堂练习,知识迁移课件出示练习,给予充分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再汇报,汇报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方法,鼓励帮助学生说清楚、说完整。四、课堂总结、整体梳理通过这堂课,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希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