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找一找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0~21页内容内容简析本节内容是用积木印出平面图形。在教学中,借助用积木印出好多形状的情境,引导儿童体会数学思考的乐趣和数学世界的神奇。让学生用正方体和长方体印一印,充分经历将立体图形变身为平面图形。再借助看平面图找立体图形的活动,体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联,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经历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体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提高观察、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在印一印、描一描的活动中提出和数学相关的问题,能大胆展开想象,积极探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同伴的想法,不断尝试改进,发展创新意识。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感受面在体上,能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2.用圆柱印出长方形。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教学时,要充分放手,借助印一印、描一描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提高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2.本节课立足丰富的操作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活动中,从而发展空间观念。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得到物品的形状?生:印一印和描一描的方法。师:非常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积木,你想研究什么问题呢?生:用积木能印出什么形状呢?师:大家真会思考,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找一找,积木能印出什么形状。出示课题——找一找。【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入的方式,既回顾了上节课的知识点,又能引发学生对本节课新知识的兴趣。】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用积木印一印师:出示课件,大家看屏幕,这些形状分别是哪个积木印出来的?先猜一猜。生猜想。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一下,请看活动一的要求。活动一:1.找一找平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些立体图形中印出来的?2.尝试动手做一做。学生汇报。师小结:看来,这些图形都藏在立体图形中。2.用正方体和长方体印一印师: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用这两个图形印一印,看看大家有什么发现?活动二:1.用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同的面接着印一印;2.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汇报:生1:我用正方体印出来的图形都一样。生2: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的。生3:我用长方体能印出不同的长长方方的图案。师小结:大家发现了正方体印出来的图形都一样,长方体能印出不同的长长方方的图案。真了不起。3.用圆柱印师:出示课件,大家仔细观察,这2个图形是用同一个积木印出来的,你能找出来吗?生1:这里面有个圆形,肯定是圆柱了,只有圆柱有圆圆的面。生2:那圆柱上也没有长长方方的图案啊?生3:是啊,长长方方的图案怎么得到的呢?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想和思考都非常好,接下来同学们可以动手找一找,试一试,请看活动三的要求。活动三:1.2和4是用同一个积木印出来的,找一找是哪个积木;2.尝试动手印一印。学生汇报。生:我们找出来了,就是圆柱。上下两个面可以印出圆。把圆柱放倒滚一滚就可以得到长长方方的图案。师:同学们可真棒,探索出了用圆柱滚动得到长长方方的图案。【设计意图:设计用圆柱印出长方形的活动,一是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长方形“隐藏”在圆柱上,它们不能直接从圆柱形积木上看出长方形;二是积累运用滚动方式印图形的经验。】师:2和3也是用同一个积木印出来的,你知道是哪个积木吗?学生回答并动手验证。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一)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想象、对比,在观察、想象中来辨别。(二)练一练第2题。师引导学生先想象,再动手操作。(三)练一练第3题。从平面去还原立体图形,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设计意图:练一练让学生再一次经历将立体图形变身为平面图形、再想象还原的过程,让学生在操作、想象、创造中实现在玩中学、做中悟。】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今天我们用积木印出了不同的形状,通过观察,我们也能根据图形找物体,希望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得到更多的形状。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节课教学时,学生对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也能较容易印出常见的平面图形,但是对于圆柱如何印出长方形缺乏相关经验,因此,这里给与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让学生在玩中找到办法,在试着印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进而得到圆柱滚动可以得到长方形。我的反思:板书设计找一找观察 想象 尝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