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第2课《学会数据防护》教案【桂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单元第2课《学会数据防护》教案【桂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2课《学会数据防护》教学设计
课题 学会数据防护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能够主动感知数据面临的安全风险,敏锐识别网络环境中潜在的数据泄露隐患,强化自身对数据安全的防护意识。计算思维:通过将系统防护流程拆解为防火墙配置、身份认证管理、数据加密等环节,分析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系统化的数据防护框架。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自主学习防火墙部署、加密软件操作等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系统防护工具的进阶功能,提升数据防护的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深刻理解数据防护与个人隐私、企业利益及国家安全的关联性,严格遵守数据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 探究数据防护的方式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加密软件,运用其核心作用解决问题,掌握维护数据安全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4.2课 学会数据防护观看视频。2、学习目标1.了解防火墙的作用,学习系统防护的基本方法。2.了解身份认证技术,会使用加密软件对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保护。3.增强个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有意识地采取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课程新知导入。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本课研究内容。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维护网络安全,要依靠技术,更要依靠我们每一个人。一、探究【探究目的】通过调研,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探究准备】分成两个小组开展调研。【探究过程】(1)第一个小组进行校园内实地调研,第二个小组开展家庭及个人调研。(2)根据不同场景拟定相应的调研提纲。(3)根据调研情况填写表4-2-1与表4-2-2。思考:1.校园网络安全防护的关键环节在何处 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确保校园网络的硬件设备配置合理,定期更新固件,防止被攻击。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校园网络资源。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制定数据恢复计划,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被勒索软件攻击。2.通过调研,你认为目前家庭及个人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如何?防护能力如何 1、基础认知存在,但深度不足;基础防护工具使用率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薄弱。2、虽然家庭及个人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有所提升,但整体防护能力仍需加强,特别是在知识普及和实际防护措施的落实方面。建议通过教育、培训和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高互联网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性是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对于许多大型企业机构的局域网,甚至城域网,最常用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是防火墙技术。在局域网和外部互联网之间使用防火墙,可以过滤掉一些攻击程序,封锁一些木马程序。如图4-2-1所示,防火墙是局域网的一道屏障,就像护城墙一样保护着内部网络。除了局域网防火墙,个人也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的系统防火墙技术来隔离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即“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围绕金融、电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网络安全问题,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举办网络安全体验展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二、马上行动全班同学以两人为一组,每组中的一人为红方,一人为蓝方。在同一局域网中,两人各操作一台计算机。(1)红方查询本机里、系统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并告知监方。(2)红方在本机上启动远程桌面连接功能,关闭系统防火墙。(3)蓝方尝试通过远程桌面连接功能操作红方的电脑,在对方的电脑上删除或新建一个文件。(4)红方关闭远程桌面连接功能,启用系统防火墙。(5)蓝方再次尝试远程连接,观察结果。防火墙可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它的数据,尽可能地对外部网络屏蔽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除此之外,一些网站为防止非法用户获取网站的数据资源,会在登录时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在生活中,进火车站需要刷身份证,登录网站需要输入密码,解锁手机可以通过指纹或人脸识别……这些用来签别个人身份的方式都属于身份认证。在网络安全中,系统需要确认操作者的身份,从而判断操作者是否具有资格访问网站的资源和数据。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并进行比较。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填写表4-2-3。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静态密码认证、动态口令认证、生物特征识别等。静态密码认证是一种比较常规的身份认证方法,这种密码通常是用户在系统中注册时进行设置,并在每次登录时进行认证,如用户在手机银行设置的支付密码。动态口令认证是根据专门的算法实时生成新的、随机的、一次性使用的密码来进行身份认证,如常见的短信验证码。生物认证识别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根据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如虹膜、指纹等)或行为特征(如签名、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除利用技术保障网络安全外,我们个人也应该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对一些重要的文档进行主动加密,不轻易点击未经核实的链接等。三、做中学1.任意选择一款可对文档进行加密的软件。2.打开一个没有设置密码的文件,点击工具栏中的“文件”,并从下拉菜单里选择“文档加密-密码加密”。3.如图 4-2-2所示,根据提示设置“打开权限”,再点击“应用”。4.将该文件保存后,再次打开该文件,会发现需要输入密码才能打开,如图 4-2-3 所示。将重要文档加密后,文档即使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获取也不能被轻易打开,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档的安全性。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增强个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有意识地采取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分组进行头脑风暴,针对不同情境,比一比哪一组想到的个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最多,并填写表 4-2-4。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构建和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全面保障网络安全。2017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其立法背景是“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将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上。网络安全的预防措施全面规划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使用防火墙。尽可能记录网络上的一切活动。注意对网络设备的物理保护。检验网络平台系统的脆弱性。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四、案例分析“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小安在采访爸爸妈妈对网络安全的看法时,发现了一个细节:爸爸说前几年打开一个网站经常会有恶意弹窗出现,如果一不小心点开的话,可能就会有一些恶意程序入侵,但这种情况最近越来越少了。小安针对该现象进行了网络搜索,发现我们国家针对各种威胁网络安全的行为进行了专项治理,包括打击网络“水军”、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弹窗等,让网络空间更“清朗”。2022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13项“清朗”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效果,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约5430万条,处置账号约680万个,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约2890款,解散或关闭群组、贴吧约26万个,关闭网站7300多家。“清朗” 系列专项行动,堪称网络空间的一场 “大扫除”,意义重大。网络曾被谣言、低俗、虚假信息充斥,严重影响大众体验与青少年成长。该行动精准出击,剑指各类网络乱象,像整治 “自媒体” 造谣、打击网络水军等。经此行动,网络环境显著改善,虚假信息减少,正能量内容增多。作为网民,我深感网络空间愈发清爽干净,获取信息更安心、舒心。2.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分析网络专项治理活动的必要性。保护心理健康:专项治理活动可以有效清理这些有害信息,营造一个更为健康的网络环境。 促进身心发展:通过治理活动,可以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增强网络素养:网络专项治理活动不仅是清理不良内容,更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重要途径。身处数字化时代,我们既是信息的享受者,也是数据的守护者。学会数据防护,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五、课堂练习完成课件33—34页的课堂练习题。六、拓展延伸1、网络安全口诀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基本防范技能;电信诈骗要提防,信息泄露需警惕;网络谣言不轻信,恶意软件要防范。2、维护数据安全的意义保护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防止身份盗用和隐私侵犯。 保障企业安全:网络安全可以防止数据泄露、商业机密被盗以及其他网络攻击,保护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经济发展:安全的网络环境可以增强公众和企业对数字经济的信任,促进电子商务和数字服务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网络安全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促进技术创新:安全的网络环境可以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认识网络安全。进行探究。进行思考。进行马上行动。开始讨论。完成做中学。进行案例分析。进行思考。完成课堂练习。进行知识拓展。 初步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安全,引入本课所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增加学生的课堂兴趣。根据探究过程带领学生深度思考网络安全,继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认识。分组进行活动,加强学生对网络安全、数据防护的了解。针对实际案例,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周围同学一起讨论身份认证技术,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做中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关于清朗行动的知识,了解活动的内容,加深学生的了解。考察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宽学生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学会数据防护1、进行新知引入2、认识数据防护3、讨论研究数据防护的方法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知识拓展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尝试用加密软件对自己的文件进行加密,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查看能不能打开。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