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一起来分类》教学设计——(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主题图】【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分类方法后安排的一个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方法,达到功夫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其他同学的做法中体会到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本课学习目标】1.学生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生活中的用途。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重难点】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情分析】知识基础 已经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本课重点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可变性。能力基础 需要学习和培养学生更好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生活基础 已初步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教学过程】书本分类,体会分类标准多样性1.我们要自己整理书包了,看看里面有什么,你想怎么进行分类?(1)学生取出:语文书 数学书 配套练习 本子(2)学生自由说2.分类标准(1)按用途分类,分为3类把语文书和数学书分为一类,是课本类;配套练习分为一类;把本子分为一类。(2)按学科分类,分为2类把语文书、语文配套练习、语文本分为一类;把数学书、数学配套练习、数学本分为一类。3.小结:分类标准不一样,分出来的结果不一样。练习:把班级同学分类,体验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1.我们班级的同学分类,你想按什么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结果会一样吗?2.独立思考3.汇报、同类同学站起来。生A:我把男生分为一类,女生分为一类这是按性别进行分类,分为2类。生B::我把扎头发的分为一类,把没有扎的分为一类,分为2类。生C:我把戴眼镜的分为一类,没有戴眼镜的分为一类,分为2类。......小结:分类标准不一样,分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三、图形分类,掌握两种分类标准,能够清楚表达1.数数有多少个图形?你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分为几类?2.学生操作活动3.汇报(1)按颜色分,分成三类,绿色图形分为一类;黄色图形分为一类;蓝色图形分为一类。(2)按形状分类,分为三类,正方形分为一类;圆形分为一类;三角形分为一类。四、拓展:体验按两个不同标准继续分类,结果会一样吗。先按颜色分,分成三类,再接着按形状分,先按形状分类分成三类,再接着按颜色分,最后结果会一样吗?2.学生操作探索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呢?六、课后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