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借助5的乘法口诀学习经验,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独立完成1的乘法口诀编制。通过计数、编口诀、对口诀等活动,记忆1~4的乘法口诀,发现相邻口诀的规律。运用1~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数量、生活场景中的乘法应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编制并记忆2、3、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与乘法算式的对应关系。难点: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区分相似口诀(如“二四得八”与“三四十二”)。三、教学准备教具:PPT课件(汤圆情境图、点子图)、磁性教具(汤圆模型、点子卡片)、手指操图示。学具:练习纸(记录口诀)、彩色笔(绘制点子图)。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复习提问:出示算式:2×5、4×5、5×3,提问:“你能算出积吗?说说用了哪句口诀。”预设回答:2×5=10,用“二五一十”;4×5=20,用“四五二十”;5×3=15,用“三五十五”。追问:“5×5和5×1怎么算?口诀是什么?”预设回答:5×5=25,用“五五二十五”;5×1=5,用“一五得五”。(二)新知探究4的乘法口诀汤圆盒里1排有4个汤圆,2排有多少个汤圆?3排、4排呢?情境提问:“1排有4个汤圆,2排、3排、4排各有多少个?”预设回答:2排:4+4=8个;3排:8+4=12个;4排:12+4=16个。引导列乘法算式:1个4:4×1=4,1×4=4;2个4:4×2=8,2×4=8;3个4:4×3=12,3×4=12;4个4:4×4=16。编制口诀:提问:“根据算式,怎么编口诀?比如4×1=4。”预设回答:“一四得四”。依次得出: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规律发现:提问:“观察4的口诀,相邻两句得数有什么规律?”预设回答:相邻得数相差4(如8-4=4,12-8=4)。3的乘法口诀出示点子图:(PPT展示3的点子图)“1组3个点,2组、3组呢?”学生列式:3×1=3,3×2=6,3×3=9。编口诀:提问:“3×2=6怎么编口诀?”预设回答:“二三得六”。得出: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2的乘法口诀与1的乘法口诀2的口诀:提问:“1组2个点,2组呢?”列式2×1=2,2×2=4,编口诀“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1的口诀:提问:“1×1等于几?口诀怎么编?”预设回答:1×1=1,口诀“一一得一”。口诀应用提问:“3×2怎么用口诀算?4×4呢?”预设回答:3×2用“二三得六”,4×4用“四四十六”。(三)课堂练习基础练习(做一做第1题)计算3×4和4×2,提问:“用哪句口诀?”预设回答:3×4用“三四十二”,4×2用“二四得八”。情境列式(做一做第2题)出示灯笼图:3组灯笼,每组2盏,提问:“怎么列乘法算式?口诀是什么?”预设回答:2×3=6,用“二三得六”。规律观察(做一做第3题)出示1×1到4×4的算式,提问:“这些算式的乘数有什么特点?口诀对应几个算式?”预设回答:乘数相同,每句口诀对应1个算式(如“二二得四”只对应2×2)。拓展练习(练一练第7题)解决锯木头问题:“锯成3段需要锯几次?每次3分钟,一共多久?”预设回答:锯2次,3×2=6分钟,用“二三得六”。(四)课堂小结提问:“今天学了哪些口诀?相邻口诀的得数有什么规律?”预设回答:学了2、3、4和1的口诀;几的口诀,相邻得数相差几(如3的口诀相邻差3)。(五)课后作业背诵1~4的乘法口诀,与家长对口诀。用口诀计算生活中的问题:如4本书,每本2元,一共多少元?五、板书设计2.2.2 2、3、4的乘法口诀 2的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3的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4的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1的口诀:一一得一 规律:相邻口诀得数相差几。六、教学反思学生能主动编制口诀,但“三四十二”与“二四得八”易混淆,需通过对比练习强化。部分学生对1的口诀理解不深,可结合“1个1就是1”加深认识。后续需增加口诀接龙、生活应用等活动,提升熟练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