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7课《Panda 连续翻跟头》 教案【甘教版】信息科技 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7课《Panda 连续翻跟头》 教案【甘教版】信息科技 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Panda 连续翻跟头》教学设计
课题 Panda 连续翻跟头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上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理解舞台坐标系概念及其作用,通过观察角色位置坐标变化,体会信息在程序控制中的重要性,并关注初始设定对效果的影响。计算思维:掌握运用循环结构简化重复动作(如翻跟头、移动),理解通过控制循环次数精确管理程序执行过程,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通过调试程序(增删积木、修改参数、尝试选项),探究积木组合效果,创造性地实现角色动态变化(移动并渐远)的动画效果。信息社会责任:在设计角色动画时,能考虑程序运行的完整性和呈现的合理性(如角色位置、谢幕),初步养成负责任的设计与呈现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舞台坐标系统,能通过坐标精确定位角色初始位置。掌握用"重复执行"积木实现连续动作(翻跟头),理解循环次数对动作完整性的影响。学会组合移动、缩放、等待积木,创造角色移动翻跟头并渐远的透视效果。
教学难点 将数学坐标系知识迁移到舞台,需建立空间位置感,明确循环次数与动作角度的数学关系,需抽象思维支撑。同步调试移动步数、坐标增量、大小变化值,维持动画流畅性,易顾此失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anda 只翻了一个跟头就停了,能多翻几个吗?那我们就要用到重复语句和控制Panda 停下的条件语句。播放视频《循环结构》。 观看视频 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循环程序结构。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编写 Panda 连续翻跟头程序打开保存的“Panda 翻跟头”文件,将“控制”积木类型下的积木拖放到代码区,让重复积木把绿旗积木下所有的积木都包进来。单击“绿旗”执行按钮,Panda开始翻跟头。单击“红点”停止按钮,Panda停止翻跟头。循环结构循环结构让电脑重复执行一段代码。 它把需要重复做的事情“打包”起来,这样就不用写很多遍相同的代码,省时省力。电脑特别擅长这种重复工作,所以循环是编程中很常用的结构。二、小知识舞台是角色活动的区域,宽480个单位,高360个单位。舞台最中心的点坐标为 (0,0)。X轴(水平方向):中心点向右为正方向(+),向左为负方向(-)。Y轴(垂直方向):中心点向上为正方向(+),向下为负方向(-)。在角色列表区选中角色后,其当前在舞台上的坐标会显示在角色信息区。当用鼠标在舞台上拖动角色移动时,角色信息区显示的坐标值会实时更新变化。三、编写 Panda 移动翻跟头程序编写Panda移动翻跟头并看起来离屏幕越来越远的程序,首先需要把角色移动到舞台左下角,并设定角色大小,然后在Panda翻跟头的过程中向右向上移动,并逐渐缩小角色。1、将“事件”积木类型下的积木拖放到代码区域。2、将“运动”积木类型下积木拖放到代码区,拼接到绿旗积木下,将x的值改为“-180”,y的值改为“-120”3、将“运动”积木类型下的积木拖放到代码区,拼接到前一个积木下。将“外观”积木类型下的 积木拖放到代码区拼接到前一个积木下。4、再将“等待1秒”“等待 4秒”重复执行7次”“移动 50 步”“将y坐标增加 20”“将大小增加 -5”六个积木添加拼接在“将大小设为 100”积木下面,注意修改数值。完成后如图所示。5、单击“绿旗”按钮运行程序。四、说一说1.想一想,步骤2为什么不把x的值改为“-240”,y的值改为“-180”,和同学一起讨论一下。我尝试了一些,那样一开始Panda就会从外面出来了,所以超出了屏幕范围!2. 去掉步骤3,再运行程序,观察Panda的变化,说一说这一步的作用。去掉步骤3后,Panda的起始位置和方向受到上一次程序运行的影响,所以这一步的作用是使得程序恢复到初始状态!3.说一说增加“将大小增加 -5”积木的效果随着Panda的移动,在不同位置,视角距离不一样,看上去的大小应该不一样,这一步就是为了模拟视角变化!五、编写 Panda 停止翻跟头程序哇,Panda好棒!一直在翻跟头,怎么没翻到舞台外面去呢?因为在Panda往右往上移动的代码中,我们只让它重复了7次。我们让Panda翻跟头只翻8次吧!1、鼠标移到“等待1秒”积木上,变为手形后,按下左键,拖动积木串到空白位置。2、拖动“重复执行”积木到空白位置。右键单击“重复执行”积木,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删除”按钮删除“重复执行”积木。六、试一试1.想一想,为什么 Panda翻跟头程序重复了8次而不是7次,改成7次试一试,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在循环里面Panda一共翻了270度,8次270*8/360=6,刚好6圈,Panda就回到初始状态,如果循环7次,Panda翻的不是整数圈,就不能回到正确的状态。2. 分别单击舞台下方“布局”按钮看一看窗口显示有什么变化。七、编写 Panda 训练结束程序Panda的表演结束了,让它给大家谢个幕吧!在Panda 翻跟头程序的最后,添加Panda谢幕积木。最后将“控制”积木类型积木下的拖动到代码区,拼接到最后。当的积木列表和代码区的内容放不下的时候,窗口边缘就会出现滚动条。1、“运动”积木类型中有一个 积木,如图所示。该积木分别有“左右翻转”“不可旋转’“任意旋转”三个选项。在 Panda 翻跟头程序的下面添加该积木,并尝试选择不同的选项,看看Panda还能顺利翻跟头吗?2、完善你的英语故事,增加角色移动的程序。九、练一练1、“运动”积木类型中有一个 积木,如图所示。该积木分别有“左右翻转”“不可旋转’“任意旋转”三个选项。在 Panda 翻跟头程序的下面添加该积木,并尝试选择不同的选项,看看Panda还能顺利翻跟头吗?2、完善你的英语故事,增加角色移动的程序。十、拓展延伸丝路骆驼冒险1、导入丝绸之路地图掌握背景,然后导入骆驼图片。2、循环后退(因为是从右下角开始)10步,到了金城,说出到了什么地方。3、继续根据地图方位,编写程序调整方向与坐标完成我们的冒险之旅! 一、编写 Panda 连续翻跟头程序探索循环结构,使用积木创建多种循环模式,并观察不同效果。二、小知识学生通过拖动角色观察角色信息区,理解舞台坐标系的正负方向。三、编写 Panda 移动翻跟头程序将Panda移到左下角,编写程序使其翻跟头、移动并缩小,使用循环优化代码。运行程序后调整效果,最后展示并分享成果。四、说一说讨论并测试Panda在不同坐标的位置效果,探索角色出界的影响和解决方案。五、编写 Panda 停止翻跟头程序探讨如何在程序中设置边界,确保Panda不会翻出舞台范围。六、试一试修改Panda翻跟头循环次数为7次,观察结果与8次的不同,分析原因。七、编写 Panda 训练结束程序在翻跟头程序中添加“运动”积木的旋转选项,测试“左右翻转”“不可旋转”“任意旋转”三个设置对Panda动作的影响。九、练一练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小组讨论完成的作品。十、拓展延伸完成拓展任务。 一、编写 Panda 连续翻跟头程序帮助学生初步学生理解不同类型循环(如重复次数或无限循环)的应用场景。二、小知识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坐标系概念,增强空间感知能力。三、编写 Panda 移动翻跟头程序帮助学生掌握坐标、循环和程序优化,提升学生编程和动画设计的能力。四、说一说帮助学生通过讨论与实践深入理解坐标限制,学会处理角色出界问题。五、编写 Panda 停止翻跟头程序通过实践与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加强对程序安全性和边界控制的理解。六、试一试帮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理解循环的完整性和作用,确保角色动作的连贯性。七、编写 Panda 训练结束程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旋转模式的效果,理解其实际应用。九、练一练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提高动手能力。十、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课堂小结 Panda 连续翻跟头1、了解连续翻跟头实现2、认识程序的循环结构3、熟悉角色位置的设置4、掌握条件控制的语句5、完成课题练习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让Panda在舞台中心(0,0)位置,只做一次完整的翻跟头动作(旋转360度),然后停止。要求使用等待积木控制动作节奏。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