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温度、海拔、收支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理解其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掌握正负数的符号表示方法(如、),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特殊性,并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质量偏差、增长率)。内容解析正数和负数是数系的首次拓展,源于对“相反意义量”的数学表达需求。核心在于建立符号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如“+”表示增加、盈利,“-”表示减少、亏损),突破“数仅表示多少”的认知局限。重点在于用正负数刻画现实情境(如温度与),难点在于理解增长率、偏差等抽象场景中负数的意义(如“增长”)。二、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数学抽象:从生活实例抽象出正负数的概念,理解其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应用意识:用正负数解决温度、海拔、经济变化等实际问题。符号意识:规范读写正负号,理解符号的数学内涵。目标解析达成路径:通过温度计、收支账单等直观案例(图1.1-2、图1.1-5)建立概念。解析“增长” “允许偏差”等案例,强化符号应用。结合《九章算术》史料(“正负术”),渗透数学文化。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认知障碍:认为负数“小于0”即“不存在”,忽视其表示方向或状态的功能。混淆符号意义(如将“万元”误解为“欠款”而非“亏损”)。对“增长率负数” “允许偏差”等抽象模型理解困难。突破策略:对比生活实例(零上/零下温度、盈利/亏损),强化“相反意义”。用数轴雏形(不引入定义)辅助说明相对关系(如海拔)。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问题1:观察图1.1-2天气预报,零上记作,零下应如何记录?为什么需要新符号?问题2:图1.1-5账单中,“元”表示收入,“元”表示什么?设计意图:从熟悉场景切入,引发认知冲突,体会负数必要性。(二)合作探究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如何用符号统一表示?追问:若盈利万元记作万元,亏损万元如何表示?珠穆朗玛峰海拔,吐鲁番盆地,这里的“” “”有何共性?是正数还是负数?举例说明(如是冰水混合物温度)。设计意图:通过追问深化概念本质,明确符号的普适性和0的特殊性。(三)典例分析例1(教材P3):一箱橘子标准质量。(1) 比标准多记作,少记作 。(2) 表示 质量多,表示 质量少。例2(教材P4):手机销量增长率:A品牌减少记作 ,B品牌增长记作 。追问:“增长”实际含义是 减少;增长率为表示 销量不变。设计意图:紧扣教材例题,训练符号语言与实际意义的转化能力。(四)巩固练习水位下降记作 ,水位不变记作 (教材P5练习1)。面粉标准质量,表示 少,表示 等于标准,表示 多(教材P5练习2)。甲商品涨价记作 ,乙商品降价记作 (教材P5练习3)。氢原子核带电荷 ,核外电子带电荷 (教材P5习题4)。物体先移动(向后),再移动(向前),最终位置 距起点(教材P5习题5)。设计意图:分层训练基础应用与概念辨析,强化符号规范。(五)归纳总结正数 , 增加、盈利、零上温度负数 , 减少、亏损、零下温度基准(海平面、标准质量)相反意义的量 与 方向、状态相对的变化量(六)感受中考(2024-2025真题导向)(2024·北京) 某水库正常水位为,旱季下降记作,雨季上升记作( )。(2024·广州) 某公司上半年亏损万元记作万元,下半年盈利万元应记作( 万元 )。(2025·成都) 一种零件标准直径,允许偏差。检测一个零件直径为,此零件 合格(填“合格”或“不合格”)。(2025·武汉) 月球表面夜晚最低温,记作( );白天气温比夜晚高,则白天温度为( )。设计意图:直击中考热点,强化实际应用与跨学科联系(地理、经济)。小结梳理(思维导图)(八)布置作业必做题:教材P5习题1.1:第1题(正负数分类)、第2题(降水量增长量)、第6题(测量误差处理)。解读“阅读与思考”:乒乓球直径的含义。探究性作业:调查家庭月度收支,用正负数制作账单表。查阅《九章算术》“正负术”,简述其对现代数学的影响。五、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