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分类与整理(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分类与整理(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1 分类与整理(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1~2页内容
内容简析
本课呈现了三种分类计数的方法:一是先分类再计数;二是边分类边计数,同时画象形统计图;三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类似于统计表)。呈现形式虽然多样,但计数结果却是相同的,体现了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计数后,让学生对计数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从而体会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的数据,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适当渗透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初步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
2.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教法与学法
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强调分类结果正确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实物图逐步过渡到图和表。
2.对学生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给予肯定但要有引导,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所选标准作出的解释,合理的应当给予肯定,但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不同标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起来整齐,找起玩具来方便的方法呀?可以分分类。你们能说一说什么是分类吗?
小结: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放在一起。生活中处处有分类与整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1)]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熟悉的动画情境引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并描述分类的标准。
1.师: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得出分类标准:按气球的形状或颜色分类。
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分类结果。
师:请每个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气球图片,先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分别有几个,再把你分的结果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学生作品。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那位同学是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一列的?能看出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以及对应方案:有的学生通过数一数来比较多少,有的学生会直接比较每列的长短。有的学生比较每列时发现圆形气球最多,心形气球最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调整气球的间距,让学生注意气球必须一一对应排列才能正确比较。
教师适当完善学生的记录情况(形成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感受象形统计图直观的特点。
(3)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的记录方法很有创意,我再给它画上一条横线、两条竖线(形成象形统计表)。
师:看看上面一行是什么?下面的3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结合象形统计图来理解,学生能明白:“3”表示第1列花形气球的个数,“4”表示第2列心形气球的个数,“5”表示第3列圆形气球的个数。适当引导学生体验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数据更清楚、更简便。
师:你更喜欢哪种记录方法?
4.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师:虽然大家的记录方法各有不同,但从结果来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按同样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是相同的。
5.适当渗透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师:刚才我们是按形状分的,还可以怎样分?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结果。
(3)在对比中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教师板书)
6.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分类整理的事情,分类整理有哪些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操作,使学生充分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合作交流后使学生意识到用图表记录数据的方法更好,体现记录方式多样化的同时,适当优化计数方法。结合学生分类计数的结果和呈现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感受到“分类的结果相同”,从而体会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类计数,适当渗透在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既巩固了新内容,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教科书P2“做一做”第1题。
要求学生先分别数一数各种形状的叶子有多少片,然后根据片数涂一涂颜色,涂好后在括号里填上各种形状的叶子的片数。
2.完成教科书P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先按照蔬菜的标准分类后将结果表示出来,再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按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计数的巩固练习,让学生继续熟悉用象形统计图呈现计数结果的方式,同时体会分类后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以及分类与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全课小结,融会贯通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整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回顾学过的内容。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注重实践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到的数据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在分类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一个一个数出来,再写上数,没有规范的呈现形式,但是他们能够说出不同形状的气球的个数。为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规范地呈现收集到的数据。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在展示交流时,要将每种呈现方式进一步规范。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1)
按形状分 按颜色分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延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统计图、统计表。
学习: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在收集简单的数据后,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的数据。
复习: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分类与整理的实际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