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分类与整理(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分类与整理(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 分类与整理(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3~4页内容
内容简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这也是一切统计的起点。学生经历了分类、整理的过程,逐渐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记录数据,体会统计表记录数据既简单又清楚。
教学目标
1.学会按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知分类的实际意义。
2.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实践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具体情况自定分类标准,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
教法与学法
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分类整理活动,如:分学具、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分类的思想。
2.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分类后,将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通过交流分享,体会分类统计的多样性。根据分类的结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整理自己的书包的?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要按一定的标准有序整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的分类知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2)]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书包的活动,有效地建立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分类知识的应用价值,既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又激发了继续探索新知的兴趣。】
二、情境呈现,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P2主题图。
1.讨论分类标准。
师:几个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公园做游戏。如果要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学生会发现人物的年龄、性别、装饰等不同之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分组的标准以及选定这个标准的理由,使学生意识到:如果要分两组做游戏,按大人、孩子分组或者按男、女分组比较合适。
2.选定分类标准,统计分类结果。
(1)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标准进行分类:按大人、孩子分或按男、女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写一写,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出示)
(2)师:表中的数据“8”和“6”分别表示什么?“7”又表示什么呢?
结合文字记录,让学生理解“8”表示8个大人,“6”表示6个孩子;“7”分别表示7男和7女。
(3)师:仔细观察这两个表,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对这些人进行分组,为什么分的结果不一样呢?
有的学生会将两个表分开来看,发现大人多、小孩少,男女一样多;也有的学生会同时观察两个表,对比其中的数据,发现分类计数的结果不一样,或对比其中的文字记录,发现分类的标准不同。
(4)小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计数的结果也不同。
(5)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通过计算发现,总人数是相同的。适时渗透“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可能不同”的思想,但不管怎么分,每种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是相同的。
(6)小结:在分类的时候,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但总数不变。(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标准,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到简单的统计表中,继续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和分类统计的过程,认识并理解简单的统计表。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从而体会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自定标准分类。
师:同样是这些人,还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可能想到按照“左、右”标准分为两组,也可以按照“爸爸、妈妈、孩子”分成三组。学生交流后,展示分类结果。
小结:虽然分类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设计意图:通过继续寻找分组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分类标准可能有多个,具体选择哪个分类标准应根据实际的要求而定。从而培养学生灵活思考、认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分类的实际意义。】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教科书P4“做一做”第1题。
学生根据经验很自然地将其分为“上衣”和“裤子”两类,然后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2.完成教科书P4“做一做”第2题。
学生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类的困难不大。但在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时,学生可能会在选择分类标准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分为天上飞的和与水里游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其他标准分类,分类标准合理即可。只要求学生能说清楚,不要求严格地、完整地说出来。
【设计意图:教材中设计的两道练习题非常经典,让学生自定分类标准,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全课小结,融会贯通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
师生共同总结,回顾学过的内容。
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分类的含义,学会了分类的方法,所以选择分类标准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比较困难,学生根据实际意义自定分类标准的能力需要继续加强。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2)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但总数不变。
延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统计图、统计表。
学习:自选合理标准进行分类,能够将数据呈现在统计表中,进而分析数据。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分类与整理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