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分类与整理(3)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5~9页内容内容简析本节课主要基于学生已经学过“分类需要制订分类的标准”,然后要求学生基于第一次分类的结果思考“第一次分类后还可以怎样继续分类”、“第二次分类后还能再分类吗”,从而意识到分类可以是有层次的,体会层层递进的思想。教学目标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体会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后还能再分,不管按照什么顺序分类最终的分类结果是相同的。2.经历逐层分类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提取多个图形共性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渗透分类思想和集合思想。教学重难点1.再次体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能根据具体情况自定分类标准并逐层分类,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教法与学法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引出课题,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引导学生制定分类标准和合理顺序,继而进行分层分类。引导学生经历层层递进的分类过程,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分类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以及最终分类结果的一致性。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玩分扣子的数学游戏。(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节课容量大、难度较大,直接用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探究、对比明晰1.前期铺垫,分散难点简化情境图,教师出示两个扣眼的圆扣2枚、四个扣眼的方扣2枚、两个扣眼的圆扣2枚、四个扣眼的方扣2枚。师:你们瞧,丽丽不小心打翻了纽扣盒,这么多扣子。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扣子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把这些扣子分类,你会怎么分?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1)小组合作分一分活动任务:先确定标准,再将扣子进行分类。(2)交流展示师:刚才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给你们自己掌声鼓励!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教师板书:形状 扣眼个数)1组:按形状分。2组:按扣眼个数分的。3组:我们直接分成了4类,圆形两个扣眼的一类,圆形四个扣眼的一类,正方形两个扣眼的一类,正方形四个扣眼的一类。(3)师:和前面两种分法相比,为什么三组分成了4类?引导学生明晰,3组是把两个标准同时使用了。(4)师:你们能把1组和2组的也分成4类吗?引导学生在1组和2组的分类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分类。(5)师:这三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比较后发现,分法不同,分的顺序不同,都是两个标准,分的结果相同。引发冲突、顺势而为教师出示情境图。(1)师:这次扣子更多了,你还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可以按照哪些标准分类?引导学生说出标准:颜色、形状、扣眼个数。(2)师:请同学们一直分下去,直到不能分为止,分一分试一试。学生尝试分类。(3)师: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是刚才是怎样分的,可以一个标准分完再按另一个标准分,也可以把两种标准混在一起分,根据你刚刚的分的过程,你感觉哪种分法更清晰有序?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标准分完再按另一个标准分的分法更清晰有序。(4)师:先确定分类顺序再分类,比如:形状—颜色—扣眼个数。让3个小组按不同的分类顺序分一分,让学生直接按分类顺序把分类结果画出来)学生分类,分完后交流展示。(5)回顾分类过程,仔细观察各组的分类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后还能再分类,当一直分到不能再分时,都是按三个标准分的,分的顺序不同,结果却相同,最后都是8类。这样分类更方便使用纽扣。(6)结合结果,实际应用师:如果做一件新衣服需要2粒一样的纽扣,有几种选法?生:有7种。【设计意图:教材例题难度较大,分类情况比较多,故而先做出铺垫简化,学生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很容易寻找到标准(一是按形状分,一是按扣眼个数分),继而进行分类。由于纽扣数量较少,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会出现直接分成四类的情况。顺势而为,引导辨析,让学生理解按照一个标准分类后还能继续分类,然后解决教材例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发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升华,学以致用1.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学生填写表格,在表格中的分类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分类,可按照水果种类继续分类。2.完成教科书P9“练一练”第7题。引导学生逐层分类。四、全课小结,融会贯通这节课我们一起玩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游戏——分扣子。在这个游戏中,你学到了什么?小结:我们知道了分类是需要标准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如果一直分下去,分到不能再分了,虽然分的方法不同,但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更好的巩固逐层分类的新知,加深学生对逐层分类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形成一定的价值感悟。】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小组合作,在学生进行分类后进行有效地对比分析,使学生体会按不同顺序分类,方法和结果间的关联。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尝试记录分类结果,比较一次分类和两次分类在记录方法上的差异。我的反思:板书设计分类与整理(3)按照颜色、形状、扣眼个数逐层分类: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后还能再分类。不管按照什么顺序分类,最后都是8类。延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统计图、统计表。学习: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后能够逐层分类,最终分到不能再分。复习:前面学习的分类与整理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