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3)(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3)(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数学学科
二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4页例6及第15页做一做第3、4题。
内容简析
通过实际生活中用珠子穿手链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整数除法先分别求出红、黄珠子能穿的手链数量,再用减法得出数量差;或者先求红珠子比黄珠子多的颗数,再通过除法求出多穿的手链数,从而让学生理解不同解题思路下的混合运算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用整数除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并列出综合算式。
2.通过分析不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两种不同解题思路下计算红珠子比黄珠子多穿几条手链的方法,能正确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2.理解两种解题思路的逻辑关系,清晰区分不同步骤的意义,在实际问题中灵活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教法与学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穿手链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解题思路;利用讲授法,讲解重点知识和解题规范。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尝试独立思考解题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分享思路、互相学习;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 A:展示:学生穿手链的情景。
展示穿手链的手工制作视频,视频中呈现不同颜色的珠子,最后定格在“红珠子有72 颗”“黄珠子有56 颗”“8 颗同色的珠子穿一条手链”的文字信息。
师:“同学们,看!手工课上老师准备了很多漂亮的珠子,要用来穿手链。这里红珠子有 72 颗,黄珠子有 56 颗,而且每 8 颗同色珠子能穿成一条手链。大家想一想,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解决的问题。”
预设 B:教师在讲台上摆放装有红珠子和黄珠子的盒子,以及一些已穿好的手链样品。教师说:“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些珠子和穿好的手链。现在知道红珠子有 72 颗,黄珠子有 56 颗,8 颗同色的珠子穿一条手链。谁能猜猜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呀?让我们一起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多媒体展示或直观的实物展示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阅读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信息。
提问:“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鼓励学生举手回答。
明确:已知红珠子有72颗、黄珠子有56颗,8颗同色的珠子穿一条手链,要解决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的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准确理解题意,为后续分析解答问题奠定基础。】
(二)分析解答
1.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方法一:引导学生思考先求出红珠子和黄珠子分别能穿几条手链。
教师提问:“怎样求红珠子能穿几条手链呢?黄珠子呢?”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红珠子能穿( )条,黄珠子能穿( )条,那么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 )条。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72÷8=9(条) 56÷8=7(条) 9-7=2(条)
综合算式:
72÷8-56÷8
=9-7
=2(条)
方法二:大家还有不同思路吗?
启发学生先求红珠子比黄珠子多多少颗,再求出多的这些珠子可以穿成几条手链。
学生计算得出红珠子比黄珠子多( )颗,多的这些珠子可以穿成( )条。
列式为:
72-56=16(颗) 16÷8=2(条)
综合算式:
(72-56)÷8
=16÷8
=2(条)
2.比较两个综合算式。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两个综合算式。
师:“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从运算顺序、计算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明白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比较综合算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不同运算顺序的意义,提升对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三)回顾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解题过程。
师:“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每种方法是怎样思考的?”
让学生总结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完成教材第15页做一做第3、4题。
先让学生说解题思路,以及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两种解题方法,强化对整数除法和减(加)法混合运算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熟练程度,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什么问题?用了哪些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两种解题思路和综合算式的列法。然后拓展学习任务,提出思考问题:“如果题目中的珠子数量和每条手链所需珠子数量发生变化,变成有余数的情况,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1.分析课堂,发现亮点之处:本节课教学时,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两种解题思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2.反思课堂,有待改进之处: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存在依赖他人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引导,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3)
红珠子有72颗,黄珠子有56颗,8颗同色的珠子穿一条手链。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