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数学学科2.1 不带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6页例1及第7页上面的做一做。内容简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重点在于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认识并学会脱式计算。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3.培养学生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采用引导法进行教学,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2.本课时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通过迁移法,在交流、计算中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预设A:展示法:播放某公交站牌前乘客上车和下车的场景。师:这辆公交车上原来有24人,现在到站了,下车13人,又上车18人,现在这辆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数学信息,使学生迅速进入解决问题的状态。】预设B:故事描述法:二(3)班正在上体育课,小红是体育委员,现在全班同学站成一排,她左边有18名同学,右边有19名同学,共18+19=37(人)。她向体育老师报告:“报告,我们班一共有37人,集合完毕!”“不对,不是37人。”小红又数了数,从左边数自己是第19个,从右边数自己是第20个,共19+20=39(人),她再次向老师报告,老师说:“不对,不是39人。”小红到底错在哪儿了 【设计意图:听着这个有趣的故事,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计算,发现第一次小红忘记数自己,第二次小红重复数了自己,第一次的结果加上1或第二次的结果减去1,就能得到正确的全班人数,自然地过渡到本课新授的教学情景中】。预设C:游戏体验法:老师在一个盒子里放53张画片,选两名学生上台做游戏,一名学生从盒子里一张一张地往外拿画片,边拿边数,另一名学生从拿出来的画片中一张一张地向盒子里放画片,边放边数,老师记时20秒喊停,往外拿的学生报拿出的画片数,往里放的学生报放入的画片数,其他同学根据游戏中的相关数据,计算盒子里现在有多少张画片。【设计意图:游戏的特点是需要多位学生亲身参与,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拉近了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于是,学生很容易在不自觉中自主地思考问题。】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搜集信息,解决问题。(1)出示例题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现在有多少人 问题:①你获得了哪些和阅览室人数有关的信息 ②要求“阅览室里现在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学生独立解题。(2)反馈交流,总结加减法运算顺序。①分步计算:53-24=29(人) 29+38=67(人)②综合算式:53-24+38=67(人)让学生说一说列式的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分别表示什么。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我们叫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师生互动小结:在不带括号的综合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示范操作,规范格式。53-24+38问题:①这道算式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说明: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了结果。那么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呢 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可以在第一步先算的“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板书:画线用彩笔标出),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没有参加计算的运算符号和数字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②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板书示范: 53-24+38=29+38=67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脱式计算。3.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15÷3×5问题:①你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②这个算式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③这样的综合计算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学生板演: 15÷3×5=5×5=25教师巡视,特别关注学生书写过程的规范。【设计意图: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已有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回忆,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注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的规范,为以后学习不同类型的脱式计算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注意脱式的正确书写方式。【设计意图:通过加减及乘除的同级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的知识,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不带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在不带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提到过这样的运算顺序,但不是非常透彻,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但也有个别学生不是非常清楚。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算式解决生活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让学生审题,培养学生从题干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反思:板书设计:不带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