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数学学科
二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2页例4及第15页做一做第1、2题。
内容简析
本课程以剪纸小组剪窗花的实际情境为背景,引出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 计算剩余未剪的窗花数量。学生需要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明白在不同计算顺序下,如何正确运用数学符号(括号)来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连减和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相关算式;能运用连减和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不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连减和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学会运用这两种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解题思路。
2.理解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括号的作用以及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教法与学法
1.通过创设剪纸小组剪窗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 A:生活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手工活动。最近,学校的剪纸小组接到了一个任务,要剪96张漂亮的窗花来装饰校园。第一天,小组成员们非常认真,剪了 14 张;第二天,他们继续努力,又剪了 15 张。你们能帮剪纸小组算一算还剩下多少张窗花没剪吗?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剪纸作品或相关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校园手工活动情境出发,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借助直观的剪纸作品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情境,为后续分析问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阅读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请学生举手发言,说一说自己找到的信息。
明确:已知条件是要剪96张窗花,第一天剪了14张,第二天剪了15张;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张没剪。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画出线段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将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为后续分析解答问题提供清晰的思路。】
(二)分析解答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需明确每一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需要用到的条件,怎样列式。
方法一:用总数先减去第一天剪的数量,再减去第二天剪的数量。
(1)第一天剪完后还剩多少张?
列式:96 - 14 = 82(张)
(2)第二天剪完后还剩多少张?
列式:82 - 15 = 67(张)
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96 - 14 - 15
= 82 - 15
= 67(张)
方法二:先求出两天一共剪的数量,再用总数减去这个和。
(1)两天一共剪了多少张?
列式:14 + 15 = 29(张)
(2)还剩多少张?
列式:96 - 29 = 67(张)
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96-(14 + 15)
= 96-29
= 67(张)
让学生明确,先算加法需要加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集思广益,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解题思路的运算过程,掌握连减和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重点强调括号的作用,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三)回顾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思考以下问题: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可以把算出的剩余窗花数量加上已经剪的数量,看是否等于总共要剪的数量。
14 + 15 + 67 = 96(张),说明解答正确。
教师再次强调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括号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括号,96 - 14 + 15 的运算顺序就会改变,结果也会不同。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完成第15页做一做第1、2题。
先让学生分析题意,说出思考的过程,然后独立完成。
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解题过程,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完成后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板演和评价过程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计算连减和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连减和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在计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连减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1.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本节课教学时,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减和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线段图的运用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数量关系,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多种形式的练习也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存在个别学生依赖他人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引导,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另外,对于拓展练习中的一些难题,部分学生理解和解答起来还有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剪纸小组要剪96张窗花。第一天剪了14张,第二天剪了15张,还剩多少张没剪?
画线段图分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