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 画校园路线图(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实践 画校园路线图(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数学学科
综合实践 画校园路线图
活动一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53页内容。
内容简析
“认识东南西北”是新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画校园路线图”第1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前后、上下、左右,具备认识位置与顺序的知识基础,也有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经验,本节课除了要辨认生活中的东、南、西、北,还要把生活中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迁移到地图上来,掌握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太阳位置判断方向。
2.能知道校园路线图的要素有哪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在没有明显标志物的情况下,或者在面对地图时,能通过空间想象来判断方向。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时,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以太阳的位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从而引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方向,借助指南针等学具,加深对方向的理解和认识。
2.本节课立足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亲身体验方向,如在操场上进行队列训练,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转向,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方向的理解。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驱动问题:学校马上要举办一个活动,会邀请家长参加,你能画一个校园路线图帮助家长快速找到活动地点吗?
引出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明确任务
师:对于这个任务,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什么是校园路线图?
师:小组讨论下,校园路线图都包括什么啊?
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校园路线图包含的要素。
小组汇报:方向、活动地点、行走路线。
2.认识生活中的方向
(1)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师:在生活中,你怎样辨认方向?
生1:用指南针能辨认方向。
生2:观看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面,和它相对的面是西面。
……
学生交流汇报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师展示太阳东升西落动态图,认识东南西北顺时针排列规律。
学唱方向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交流指南针的用法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大家知道指南针如何使用吗?
生:把指南针放在一个平平的地方,红针指向的方向就是北,白针指向的方向就是南。
学生在教室里操作,找出教室的东南西北。
(3)校园实地观察
①小组合作,借助太阳或指南针到操场上辨认方向。
②找一找操场上的四个方向都有什么。
【设计意图: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二年级学生有难度。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尽量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形象感知。把抽象的方向变成具体可感的建筑物,从而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方向。】
3.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1)完成记录表(附页2中的图1)
(2)展示学生不同的记录方式。
(3)交流地图上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教师板书方向标。
【设计意图:认识地图上的方向,沟通地图上的方向与生活中的方向的联系,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强调,规范的地图都是“以北为上”制作出来的。】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1、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
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方向,加深对相对方向的理解和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方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和总结辨认方向的方法。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方向知识。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方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活动二 画校园路线图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54页内容。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与“认识东南西北”紧密相连,画校园路线图需学生熟练运用方向知识确定各个地点的方位。学生已对简单的方向(如东南西北)有了基础认知,此内容是对方向知识的深化应用,同时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位置与方向知识,如描述行走路线、认识地图比例尺等做铺垫,在教材知识体系里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能将观察到的建筑位置转化为平面示意图。
2.学会用简单符号标注方向及建筑物。
3.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选择合适的图形、符号简洁明了地表示校园内的场所,掌握绘制路线图的基本要素,如方向标和关键地点标识。
2.现实中立体、复杂的校园环境转化为平面、抽象的路线图。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时,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校园,亲身感受各建筑物、设施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利用多媒体展示已绘制好的简单校园路线图示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校园布局和路线图的构成要素,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绘制步骤和方法。
2.本节课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地观察、估测和画路线图的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将所学的方向知识和图形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小组合作画路线图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今天我们尝试画一画校园路线图,帮助家长快速找到活动的地方。
引出课题:画校园路线图
【设计意图:创设任务驱动,激发学习的兴趣,明确活动要求。】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明确要求
师:在画之前,大家需要什么信息呢?
生:近期学校举办什么活动?活动地点在哪里?
从校门口到活动地点可以怎么走?
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近期学校要举办书法展,就在1楼报告厅的位置。
2.实地观察
师: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从校门口出发,实地走一走,并用东、南、西、北说一说。
(1)小组实地走一走,边走边观察建筑物的方向和位置,并用方位词进行表达。
(2)交流分享:用东南西北说一说你们行走的路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校园场景中频繁运用方向知识,通过确定校园内各建筑设施的方位,学生能将抽象方向概念与实际空间建立紧密联系,加深对方向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理解。】
3.画校园路线图
活动要求:根据实地观察的结果,小组合作,尝试画出校园路线图,用三角标出活动地点,并注明东南西北。
小组合作,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图。
4.全班交流
(1)和其他小组的路线图比一比,看看你们画的路线图一样吗?
(2)完善本小组的路线图。
【设计意图:从立体校园到平面路线图的转化,对学生空间观念发展至关重要。学生需在脑海中构建校园整体布局,思考不同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升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1、
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方向知识。
2、
引导学生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图。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方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今天我们利用方向知识绘制了校园路线图,没有完成的小组课后进一步完善。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各场所位置关系,能对方向和距离有更直观感受,在画校园路线图时能更好把握方位与比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课前了解学生个体差异,课中针对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分层任务与指导。对学习困难学生,安排简单观察记录任务,教师重点辅导;小组分组时合理搭配,鼓励成员帮扶,确保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另外,实地观察需提前规划安全路线,安排助教协助管理。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画校园路线图
路线图包含:
方向、行走路线、活动地点
活动三 路线图展示会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55页内容。
内容简析
此课时建立在前两课时学生对校园路线图绘制的基础上,是对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展示及深化。通过组织路线图展示会,促使学生回顾画路线图的过程,巩固方向运用等知识,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绘制者转变为对路线图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思考者。学生需要清晰阐述自己绘制路线图的思路,理解他人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这不仅涉及数学内容,还涵盖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以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交流提升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展示自己画的校园路线图。
2.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路线图,强化对画路线图关键要素的理解与掌握。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时,教师精心组织展示会流程,合理安排学生展示顺序,确保展示过程有序进行。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当出现不同观点争论时,引导学生理性探讨,营造积极、和谐的交流氛围,对学生的展示与评价进行及时点评反馈。
2.本节课学生自主准备展示内容,梳理画路线图的过程、思路与特色。在展示时,勇敢自信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锻炼语言表达和自我展示能力,在其他同学展示时,认真倾听,积极参与作品评价。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1.将各组路线图张贴成校园地图长廊。
2.师:你们画的路线图,是否能为家长指路?展示和介绍你们的路线图吧!
引出课题:路线图展示会
【设计意图:教师提前进行组织布局,将每个小组作品进行张贴,激发学生汇报的信心和兴趣。】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展示交流
(1)每组2分钟解说(重点说明方向判断依据)。
(2)“找不同”游戏:对比相邻组对同一区域的绘制差异。
(3)其他同学提问环节(例:为什么你们组的食堂方向和其他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展示,清晰介绍自己路线图的设计思路,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并积极回应,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评价反馈
(1)制定评价标准
师: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路线图?为什么?
根据学生表达的观点,概括出评价标准。
方向正确性★、标注清晰度★、创意美观度★。
(2)学生用贴纸进行“最佳导航图”投票。
3.总结反思
师:通过本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生1:我要调整方向,路线图的上面应该是北。
生2:我要注意路线图的美观。
生3:学校的种植园在西和南之间,应该画在哪里?
师:同学们不但看到自己路线图的不足,还思考出了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大家可以带着这些思考课后去研究。
4.自我评价
师:在活动中,你的表现怎么样?评一评。
学生根据评价表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从多角度评价路线图的方法,能深入分析作品在方向、距离、图形运用等方面的优劣,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1、
引导学生独立提取数学信息、分析问题、结合所学方向知识解决问题。
2、
锻炼学生可以根据描述绘制相应路线图的能力。
绘制自己家的路线图,并与同学互相展示。
培养学会将所学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不断回顾画路线图的知识要点,进一步明确方向等知识的重要性,对路线图绘制的理解更加深入。】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通过本次活动,你都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和总结。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在展示与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断回顾画路线图的知识要点,进一步明确方向等知识的重要性,对路线图绘制的理解更加深入,后续完善作品时针对性更强。此外,要注意充分放手,展示环节要特别关注内向学生的表现机会,可采用双人解说模式。通过“具身认知—符号转化—社会交互”的进阶式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深化空间观念,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路线图展示会
最佳导航图评价标准:
方向正确性★、标注清晰度★、创意美观度★。
个人评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