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 奇妙的七巧板(1)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33~36页内容。内容简析通过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剪、拼,认识七巧板的组成。用七巧板的形状拼一拼学过的图形,在活动中加深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教学目标了解七巧板的组成,知道七巧板中的每一块的大小。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并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七巧板的拼组,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七巧板的组成,会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平面图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折、剪、拼了解七巧板的组成。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故事引入,了解由来教师谈话: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你知道七巧板的由来吗?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七巧板的由来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件长方形案几组成的“燕几”—— 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又增设1件,到了明朝,以增加其变化开启了拼图玩具的先河。在燕几的基础上出现了可以拼合成形如蝶翅的几,故名蝶翅几。蝶翅几传承了燕几的设计之妙,共有一定比例规格的三角形几和梯形几13件。后来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和蝶翅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约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国外,在国外称之为唐图,意思是“中国的图板”。之后,七巧板得以发展、改造和创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智力游戏。揭题: 这就是七巧板的由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七巧板。【设计意图:用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由来,感受古人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学习认识七巧板的兴趣。】师生合作,探究奥秘制作七巧板认识七巧板师:出示七巧板。请同学们先观察七巧板由哪些图形组成,说一说它们各是什么图形。学生交流互相说一说。小组合作制作七巧板。把一张正方形纸沿虚线折一折,利用折痕分一分、剪一剪,并涂上颜色,做一幅七巧板。在七巧板上做好编号。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内互相合作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比一比,拼一拼。提问:比较每块板的形状和大小,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小组交流,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比一比,拼一拼。交流后汇报:1号板和2号板都是三角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3号板和5号板都是三角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3号板和5号板可以拼成4号板。3号板和5号板可以拼成7号板,也可以拼成6号板。……追问:想一想,拼一拼:用哪几块板可以拼成和1号板完全一样的三角形?1号板的大小相当于几块3号板?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试一试。拼学过的图形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征?你能用七巧板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吗?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拼好后互相分享。展示学生拼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拼的。出示教材拼出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各是哪几块板拼成的?学生交流后汇报:它们都是用3号、4号和5号板拼成的。追问:你用这3块板还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拼一拼,拼完后展示学生的作品。任意选3块板能拼成哪些不同的图形?如果选4块或5块呢?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分享自己拼成的图形。展示学生拼出的图形。出示教材拼出的两个三角形。提问:这两个三角形各是用哪几块板拼成的?比较拼成的两个三角形,你又能想到什么?学生观察比较,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汇报:左边的三角形是用1号、3号、5号和7号板拼成的。右边的三角形是用1号、3号、4号和5号板拼成的。虽然用的板不完全相同,但是拼出的两个三角形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追问:你能再选几块板拼成和上面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学生动手拼一拼,拼好后展示自己拼成的图形。教师总结:用七巧板不仅能拼成不同的图形,还可以拼出各种有趣的图案,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拼一拼。【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正方形纸自己制作七巧板,能充分感受七巧板的组成和每一块板的形状和大小。通过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各种图形的拼组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全课总结,融会贯通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七巧板,用七巧板拼了许多我们认识的图形。除了这些规则的平面图形,七巧板还可以拼出各种有趣的图案,下节课我们继续拼一拼。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课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拼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它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待改进之处:在用正方形制作七巧板的过程中有学生可能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做出的七巧板不够规则。注意展示制作方法,特别是折一折的环节,让学生清楚如何折,只有折准确了,才能制作出标准的七巧板。我的反思:我的板书:奇妙的七巧板七块:正方形1块 三角形 5块 平行四边形1块可以拼成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奇妙的七巧板(2)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36~38页内容。内容简析通过对七巧板的认识,用七巧板拼一些有趣的图案。根据收集的七巧板图案对照着拼一拼。用七巧板拼组成一幅有故事的图案,并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学目标用七巧板拼各种有趣的图案,能够根据给出的图案自己用七巧板拼出来,也可以自己设计图案。能够用七巧板拼出有趣的故事,并根据图案讲给大家听。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用七巧板自己设计有趣的图案并拼出来。有序地组织语言,把图案讲成故事,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教法与学法教师把收集到的图案展示给学生欣赏,并根据这些图案自己设计更多的有趣的图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有趣的故事,在分享中完成图案的收集和创作。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图案欣赏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七巧板,用七巧板拼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七巧板不仅可以拼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还可以拼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七巧板拼成的有趣的图案吧。出示几组七巧板拼成的图案,让学生欣赏。【设计意图:通过收集一些用七巧板拼成的有趣的图案让学生欣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探究七巧板的积极性。通过欣赏拼好的图案,集思广益发散思维,为接下来自己设计有趣的图案提供了基础。】拼图案,讲故事根据提供的图案拼一拼。谈话:刚刚我们展示了许多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有趣的图案,请你选择一个图案,动手拼一拼。学生动手拼一拼,拼好后小组内分享自己拼的作品。出示教材拼出的“枫桥夜泊”图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先照样子拼一拼,根据这幅图案讲一个故事。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拼好后小组内互相分享。根据这幅图案试着讲一个故事,互相在组内分享自己构思的故事。追问:你还能用七巧板拼成哪些有趣的图案?先拼一拼,再讲一个故事。学生动手创作,可以先构思故事,再根据故事拼出有趣的图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拼出的图案讲故事。谈话:在七巧板的发明和流传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七巧板的由来,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吧。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七巧板的故事?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了解的七巧板的故事。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了解的七巧板的事情、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和讲出的故事制作成数学小报。完成后贴在教室里,供大家欣赏。反思与评价谈话: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后汇报:生:上节课用七巧板拼出了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生:今天我们用七巧板拼出了许多有趣的图案,并根据图案讲故事。生: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可以锻炼人的思维,在玩中学习。……【设计意图:学生在有趣的拼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图案,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拼出的图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全课总结,融会贯通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关于七巧板的知识,七巧板可以带你解锁更多有趣的图案,课下可以继续探究它的奥秘。除了七巧板,同学们还知道咱们中国有哪些传统的益智玩具吗?课下同学们可以再去多多了解。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课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较多,交流和互动也是活动课的生命线,课堂上要注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相互欣赏,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体验教与学的乐趣。有待改进之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和交流较多,要注意对学生的课堂氛围的把控,要让学生在操作互动中完成课堂的要求,不能浑水摸鱼。个别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自己设计不出图案,要让他们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图案对照着拼。我的反思:我的板书:奇妙的七巧板有趣的图案 讲故事延学:用七巧板拼更多图形。学习:七巧板的组成,利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平面图形。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以及它们的特征。延学:用七巧板拼更多有趣的故事。学习:用七巧板拼有趣的图案,根据图案讲故事。复习:七巧板的板块组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