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9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9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 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77、78页内容
内容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9的乘法口诀继续利用7、8的乘法口诀的编排思路,在观察、分析“九九消寒图”的基础上以跳格的方式在数轴上呈现连加结果,促使学生边看图边推想,9个9个地继续数数并在数轴上填写连加的结果,从而提高了抽象程度,渗透了点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
2.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等活动,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熟记9的乘法口诀。
3.体会主动探索带来的学习乐趣,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1.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探究发现乘法口诀中蕴含的规律。
2.探究发现9的乘法口诀及其规律,熟记口诀。
教法与学法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多次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9的乘法口诀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编写。因为“9的乘法口诀”有其特殊规律,所以当“9的乘法口诀”全部呈现后,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寻找口诀的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九九消寒图”吗 (课件出示教科书P77情境图)介绍相关传统文化。
(2)从图中小男孩的话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都和数字几有关呀
学生互相交流后汇报。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引入,一方面使学生体会9的乘法口诀是为了解决9的连加的实际问题产生的,同时也为学生进行连加计算提供了直观支撑;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编制9的乘法口诀
1.填写数线图。
(1)请大家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梅花花瓣
学生可能一朵一朵地数,通过累加的方法得到9朵花的总花瓣数。
刚才我们数的过程,还可以在下面的数线图上把结果记录下来。出示数线图。
(3)数线图中已经给出了一朵梅花上有9个花瓣,两朵梅花上有18个花瓣,你们能接着往后填吗 请同学们独立填写。
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学生很容易利用连加的方法数出3朵梅花上有27个花瓣…9朵梅花上有81个花瓣。
(4)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态均匀跳格的全过程,看出数线图上的点与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突出每一个数都是几个9连加的和。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学习素材,使学生清楚地知道9的乘法口诀中每个积的来源。发现数线图上跳格的规律并运用规律完成本题,使学生理解几个9的意义,为学生编制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2.列出乘法算式。
(1)刚才我们经历了9个9个地“数数”的过程,如果用算式表示该怎样写呢
学生根据数线图的结果很快列出如教科书P78所示的乘法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式。
3.编制9的乘法口诀。
(1)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很快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
大部分学生利用己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可以独立编制9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自己编制9的乘法口诀。】
学生编完口诀后,请个别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教师补充板书)
三、发现规律,记忆口诀
1.找规律记忆乘法口诀。
(1)和以前学习过的乘法口诀相比,9的乘法口诀句数比较多。仔细地想一想,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记忆这9句口诀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学生可能发现: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9;积的个位上的数越来越小,十位上的数越来越大;每个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的和都是9;从六九开始,每一句的积和前面口诀的积的十位和个位数字是反过来的,如六九五十四和五九四十五、七九六十三和四九三十六……
(3)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这样我们根据规律来记9的乘法口诀,会记得更快更牢固,如果忘记哪一句乘法口诀,还可以根据规律记起它。
(4)找规律记,这是记忆口诀非常好的方法。比如六九这句口诀忘记了,怎么去想
预设1:可以想五九四十五,45加9是54,所以口诀就是六九五十四。
预设2:还可以想七九六十三,63减9是54,所以口诀就是六九五十四。
预设3:可以想六九可以分成两个三九二十七,27加27是54,所以口诀就是六九五十四。
(5)如果六九前面的口诀不记得,后面的口诀也不记得,怎么知道六九多少呢
那只好用6个9连加记忆了。
(6)6个9连加,你们有什么感觉 (比较麻烦)
(7)再看一看,想一想,还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先有结果。
学生发现:9乘几,积就是几十减几。
(8)那刚才六九这句口诀忘记了,你能用这种方法记起来吗
6乘9就是60减6等于54,所以口诀是六九五十四。
(9)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不但可以通过每次加9,做加法得到,而且还可以通过几九跟几十来比,做减法得到,是不是很特别呀。
(10)刚才同学们发现这么多规律,那你们根据这些规律把这个特别的乘法口诀背一背、记一记,好不好
先独立记口诀1分钟,然后齐背。
(11)对口诀:好,现在我们来对口令,看看你们是不是把9的乘法口诀记得很熟练。老师说几九,你们抢答得数。
换一换,老师说得数,你们对出几个九。
【设计意图:记忆9的乘法口诀是本节课的重点,要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熟练记忆9的乘法口诀。本环节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发现并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根据规律理解记忆,进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2.用手指记忆乘法口诀。
(1)其实要记住9的乘法口诀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方法,你想知道吗 它就藏在我们的身上,你们自己的10根手指就能帮我们记忆9的乘法口诀。
课件展示介绍教科书P78“数学游戏”中手指操内容,介绍用双手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2)这个方法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课下你们把它练熟了,做起来就更快了,回家还可以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说不定他们还不知道呢!原来我们做手指操,也能记9 的乘法口诀。
四、学以致用,巩固口诀
1.完成教科书 P78“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学生说得数,并说出口诀。
2.联想记忆。
(1)大家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吗 这些故事有哪些涉及到乘法口诀的故事呢?
引导学生通过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八戒有三十六般变化、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来记八九七十二、四九三十六和九九八十一这几句口诀。
(2)是不是很有趣呀,原来《西游记》的故事也能帮我们记忆9的乘法口诀。
3.完成教科书 P79“练一练”第1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按顺序进行计算,也可以打乱顺序让学生说出得数。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按照梯度进行,既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应用口诀,又可以训练灵活运算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今天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你们有哪些收获
总结:9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9;积的个位上的数越来越小,十位上的数越来越大;每个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的和都是9;从六九开始,每一句的积和前面口诀的积的十位和个位数字是反过来的,如六九五十四和五九四十五、七九六十三和四九三十六……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乘法口诀是思维的浓缩,是简化的语言。熟练记忆9的乘法口诀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编制口诀、探寻规律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专门的记忆。安排了有层次的记忆方式:边读边记、找规律记、自主记、对口令记等。再通过手指操记忆法,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学习资源,人人动手,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然后通过联想《西游记》的故事记忆口诀,使学生对这种原本比较枯燥的记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样让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自然延伸到课外,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9 的乘法口诀
1×9=9 9×1=9 一九得九
2×9=18 9×2=18 二九十八
3×9=27 9×3=27 三九二十七
4×9=36 9×4=36 四九三十六
5×9=45 9×5=45 五九四十五
6×9=54 9×6=54 六九五十四
7×9=63 9×7=63 七九六十三
8×9=72 9×8=72 八九七十二
9×9=81 九九八十一
延学:用口诀求商已经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复习:8以内的乘法口诀。
学习:编制9的乘法口诀以及简单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