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7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51页例7,“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7 教学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估算的价值,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往大估计、往小估计),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教学目标
1.感受估算的实际价值,掌握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往大估计、往小估计),并能正确估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增强估算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估算,体会估算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利用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主要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价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迁移类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估算策略和估算方法。在练习的安排上也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教学中不但教给学生估算的基本思考方式,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选取合适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本课时学生主要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究估算策略,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等来学习。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A:联系实际导入法
与学生交流关于植物园的话题。同学们对植物园有哪些了解?最喜欢什么植物?同学们一起去参观植物园,了解到植物园的门票价钱是8元/人,一共有987人去参观,带8000元买门票够吗?(学生思考片刻)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快速判断吗?(学生回答)为什么把987看成1000呢?(简便)
师:刚刚在判断的时候,都有一个什么特点?(都只是估算总钱数)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用估算就能解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利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这种通过与学生交流同教材十分接近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方式,简洁、明了,使学生能迅速抓住有效信息,进入新课的学习。】
预设B:课件导入法
课件播放某植物园的画面:植物园中有各种各样的花和树木……还有同学们参观植物园的热闹场面,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看时,教师适时问同学们想去植物园参观吗?然后把画面切换到植物园的门票上,提出如果想去参观,我们先要来计算一下需要准备多少钱才够买门票,进入本课的新知探究。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由丰富的植物园画面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观察教材第51页例7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去参观的一共有987人;
②每张门票8元。
(2)提出的问题。
8000元买门票够不够?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解决策略。
(1)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进行分析:带8000元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8000元买门票够不够。
学生通过分析已知信息和问题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会列出对应上面问题的算式:987×8=?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用什么计算方法解决,通常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竖式计算求出准确结果。
987×8=7896(元),求出的精确结果是7896元,比准备的8000元少,7896<8000,所以带8000元买门票够了。
方法二:利用估算解决。
把987看作1000,1000×8=8000,987×8<8000,如果有1000人,带8000元买门票都够了,所以987人带8000元买门票一定够了。
(2)汇报反馈。
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算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师:第二种方法为什么估算大概的结果就可以呢?
生:没有要求987人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只是要求带8000元买门票够不够,所以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
师:在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道题时,我们采用的策略是往大估计还是往小估计?
生:如果把人数往大估,准备的钱数都够,实际一定够。
师:为什么估算得出1000×8=8000(元),就一定能判断带的钱够了呢?
生:1000人带8000元买门票都够了,所以987人带8000元买门票一定够了。
②让同桌之间说说自己估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利用已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经过交流学生发现可以不用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估算就可以了,体会到估算的实际价值。然后采用师生交流的方式,并重点对估算的策略进行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要根据情境和数据选择估算策略。通过口述自己的估算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巩固估算策略,类推学习其他估算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做一做”,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一双轮滑鞋218元;
②陈老师要买5双。
(2)提出的问题。
1000元够吗?
(3)探究估算策略。
学生有例7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交流能够对解决的策略进行探究。此时,设置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利用估算判断准备1000元够不够,应该怎样估算?
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习,根据数据选择估算策略:把218看作200,200×5=1000,218×5>1000,1000元不够。因为把218看作200是往小估计,往小估5双轮滑鞋的总钱数正好是1000元,那么价格为218元时,5双的钱数一定大于1000元,1000元肯定不够。
师生讨论后共同得出结论:我们采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和数据情况,选择估大还是估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利用迁移和类推进行拓展练习,在探究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估算策略和估算方法。对估算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归纳,进一步体会到要根据实际情境将数据往大估计或往小估计来进行推理判断。】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1.完成教材53页练习十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估算方法。
生学情预设:把每辆车的座位数估大了都不够坐,实际座位肯定不够坐。
2.完成教材54页练习十第15题。
师:自己默读题目,读完后,说一说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学情预设1:把8袋稻谷的质量加起来,再与500千克作比较。
生学情预设2:通过观察这些数据发现,每袋稻谷的质量都接近60kg,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其中4袋比60千克少,3袋比60千克多,所以可以把每袋稻谷都估成整十数60,60×8=480,480<500,所以能一次运走。
师:你觉得哪种更简便?
通过对比,学生普遍发现先估再算更方便。
【设计意图:估算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让学生明确在很多情况下使用估算更简便、更合适。在练习时,先要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判断需要估算还是精确计算,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在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估算的价值,接受估算可以作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了同学们去参观植物园买门票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估算时要根据问题中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往大估计或往小估计”。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1.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理解了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如何进行估算策略的选择。组织学生探究、交流,让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再通过探究这些新问题逐步掌握估算策略的选择方法,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巩固练习中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找出重要的数据,选择往大估计还是往小估计时,常常是根据乘数接近哪个整十数,选择往大估计还是往小估计,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情境。在今后的练习中要设计多种估算实际问题,教给学生判断方法。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估算解决问题
方法一:用竖式计算。
987×8=7896(元)
7896<8000
答:8000元买门票够了。
方法二:用估算解决。
把987看作1000,987<1000,1000×8=8000,987×8<8000。
答:8000元买门票够了。
学会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计算形如280×3=840的算式。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
掌握估算的基本策略,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