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数与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数与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数与运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整理复习”中的“数与运算”部分,“应用提升”中第1题、第4题。练习十九第3~10题。
内容简析
本课时通过知识结构图将“数与运算”的知识点系统地进行了回顾和整理,同时通过对应的习题的练习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
教学目标
1.对本册教学内容中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和“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三个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
2.使学生经历回顾整理“数与运算”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复习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算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及简单的加减。
2.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会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教法:问题引导法、对比归纳法、分层练习法
2.学法:自主整理法、合作辨析法、错题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顾整理
1.展示数与运算的“思维结构图”。
2.提问:“看到这棵知识树,你能联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回顾交流。
请小组代表交流,其他学生适时评价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可视化工具唤醒记忆,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为系统复习本学期学习的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二、整理复习
1.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回顾
①出示例题:12×3=?
让学生集体回忆口算的方法,并进一步强调算理:12×3=10×3+2×3
②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部分题目
让学生自己挑选题目进行口算,每人挑三道。
指名同学说自己口算的结果同时表述自己口算的方法。
(2)笔算强化
①出示例题:326×8=
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同学在本子上自己计算。
集体讨论在计算此类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总结易错点:连续进位时容易忘记加进位值
②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剩余题目(每人计算口算后剩下的题目)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有错误的同学总结错因。
③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
学生举手回答估计的结果及估算的方法,老师适时给予指导。
列竖式计算,验证自己的估算。
(3)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①教材第95页第(3)题
提问:这道题我们可以怎样计算?
生讨论:判断能不能到学校不用精确计算,只要估算就行。
追问:我们怎样估算更合适呢?
生:一架飞机可载客164人,5架飞机载客的人数用乘法计算。
把164看成200,200×5=1000(人),164×5<1000
能一次运走。
②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
完成第(1)小题
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数据。
提问:通过标注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计算书店到超市的距离应该怎样计算?
生:用李老师家到超市的距离和从书店到学校的距离的和,减去从李老师家到学校的距离。
追问:要计算我们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现在几个数据单位不同没有办法直接加减,需要先换算单位。
4千米=4000米 2千米=2000米
2500+2000-4000=500(米)
完成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混合运算
(1)顺序辨析
①出示例题:24-13+15 4+105×3 15÷5×218 (25+15)÷8 100-81÷9
308×(15-9)
提问:大家观察一下所给出的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同学们讨论,然后回答。
总结: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计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带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及时纠错让学生明晰错因。
②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①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7题
提问: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
追问:要计算小强比小红多跳了多少个,需要明确什么条件?
生答:小强和小红分别跳了多少个?
接着追问:那么需要先计算什么?
生答:先计算小红跳了多少个?
指导找出计算“小红跳了多少个”需要的条件并解答。
160-8=152(个)
进一步计算出小强比小红多跳了多少个?
180-152=28(个)
学生完成分步计算后,列出综合算式。
180-(160-8)=28(个)
指导说出小括号的作用。
②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3)×8=56(个)56>50
或4×8+3×8=56(个)56>50
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③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
这道题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难度相对大一些。
可指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
由图可知,从20里面拿出4个剩下的数量刚好是小军的2倍,由此列式:
(20-4)÷2=8(个)
3.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
(1)从数数入手,让学生体验分数也是可以计数的。
出示分数:1/2。
师:同学们,我们看一下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把一个(些)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2。
师:大家能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表示1/2吗?
生:一个水果切成相等的两半其中的一半是1/2;一袋糖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这袋糖果的1/2……
师:如果是一个圆片的1/2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片的1/2。
师:这个圆片可以1/2、1/2地数,数2次就能数完1个圆片。那下面这个长方形呢?
引导学生反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然后1份、1份地数;1份是1/2,数2次就是2个1/2,就是2/2=1。
2.从数数入手,让学生体验“整体”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越小),数的次数(分数单位的个数)就越多。
师:你知道这个图表示什么意思吗?要数几次才能数完。
预设: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3。然后1份、1份地数;1份是1/3,数2次数2个1/3,即2/3,数3次就是3/3=1。
师: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分数吗?这些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要数几次才能数完。
预设:1/4、1/5、1/6、1/7、1/8、1/9等。
师:根据上面大家数出的分数我们可以做成下面的分数墙。
引导学生交流反馈:相同的长方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越小),数的次数(分数单位的个数)就越多。
(2)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第95页第1题第(4)小题
师:我们观察题目中的1/10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40小时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
师:那1份是多少呢?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生:40÷10×1=4(小时)
第二个问题“飞机票大约多少元”学生自己完成。
(3)练习
第1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第2题,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分数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明确: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3)分数的简单计算
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可以让学生说一下1-2/3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围绕本学期所学的数与运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步展开整理和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聚焦算理和算法;混合运算的复习聚焦运算顺序;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的复习聚焦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和计算。】
三、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也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1.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通过知识整理和分层练习有效突破难点,知识树梳理帮助学生构建体系。
2.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可增加更多生活情境题,提升学生运算应用能力。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数与运算
┌─ 多位数乘一位数 ────┬─────── 混合运算 ───────┬──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
│ 1. 口算:分解法 │ 1.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 1. 意义:平均分 │
│ 2. 笔算:进位标记 │ 2. 异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2. 加减法:同分母相加减 │
│ 易错点:连续进位漏加 │ 3. 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 易错点:1减分数的转化 │
└─────────────────────────┴───────────────────────┴───────────────────────┘
1/2
1/2
1/3
1/3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