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课时 数与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整理复习”中的“数与运算”部分,“应用提升”中第1题、第4题。练习十九第3~10题。内容简析本课时通过知识结构图将“数与运算”的知识点系统地进行了回顾和整理,同时通过对应的习题的练习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教学目标1.对本册教学内容中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和“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三个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2.使学生经历回顾整理“数与运算”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3.使学生初步体会复习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1.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算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及简单的加减。2.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会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1.教法:问题引导法、对比归纳法、分层练习法2.学法:自主整理法、合作辨析法、错题分析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回顾整理1.展示数与运算的“思维结构图”。2.提问:“看到这棵知识树,你能联想到哪些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回顾交流。请小组代表交流,其他学生适时评价和补充。【设计意图:通过可视化工具唤醒记忆,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为系统复习本学期学习的数学知识做好准备。】二、整理复习1.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回顾①出示例题:12×3=?让学生集体回忆口算的方法,并进一步强调算理:12×3=10×3+2×3②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部分题目让学生自己挑选题目进行口算,每人挑三道。指名同学说自己口算的结果同时表述自己口算的方法。(2)笔算强化①出示例题:326×8= 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同学在本子上自己计算。集体讨论在计算此类算式时应注意什么。总结易错点:连续进位时容易忘记加进位值②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剩余题目(每人计算口算后剩下的题目)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有错误的同学总结错因。③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学生举手回答估计的结果及估算的方法,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列竖式计算,验证自己的估算。(3)估算解决实际问题①教材第95页第(3)题提问:这道题我们可以怎样计算?生讨论:判断能不能到学校不用精确计算,只要估算就行。追问:我们怎样估算更合适呢?生:一架飞机可载客164人,5架飞机载客的人数用乘法计算。把164看成200,200×5=1000(人),164×5<1000能一次运走。②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完成第(1)小题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数据。提问:通过标注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计算书店到超市的距离应该怎样计算?生:用李老师家到超市的距离和从书店到学校的距离的和,减去从李老师家到学校的距离。追问:要计算我们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现在几个数据单位不同没有办法直接加减,需要先换算单位。4千米=4000米 2千米=2000米2500+2000-4000=500(米)完成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混合运算(1)顺序辨析①出示例题:24-13+15 4+105×3 15÷5×218 (25+15)÷8 100-81÷9308×(15-9)提问:大家观察一下所给出的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同学们讨论,然后回答。总结: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计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带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及时纠错让学生明晰错因。②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解决实际问题①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7题提问: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学生回答。追问:要计算小强比小红多跳了多少个,需要明确什么条件?生答:小强和小红分别跳了多少个?接着追问:那么需要先计算什么?生答:先计算小红跳了多少个?指导找出计算“小红跳了多少个”需要的条件并解答。160-8=152(个)进一步计算出小强比小红多跳了多少个?180-152=28(个)学生完成分步计算后,列出综合算式。180-(160-8)=28(个)指导说出小括号的作用。②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3)×8=56(个)56>50或4×8+3×8=56(个)56>50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③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这道题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难度相对大一些。可指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由图可知,从20里面拿出4个剩下的数量刚好是小军的2倍,由此列式:(20-4)÷2=8(个)3.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1)从数数入手,让学生体验分数也是可以计数的。出示分数:1/2。师:同学们,我们看一下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呢?生:把一个(些)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2。师:大家能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表示1/2吗?生:一个水果切成相等的两半其中的一半是1/2;一袋糖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这袋糖果的1/2……师:如果是一个圆片的1/2表示什么意思呢?生:表示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片的1/2。师:这个圆片可以1/2、1/2地数,数2次就能数完1个圆片。那下面这个长方形呢?引导学生反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然后1份、1份地数;1份是1/2,数2次就是2个1/2,就是2/2=1。2.从数数入手,让学生体验“整体”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越小),数的次数(分数单位的个数)就越多。师:你知道这个图表示什么意思吗?要数几次才能数完。预设: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3。然后1份、1份地数;1份是1/3,数2次数2个1/3,即2/3,数3次就是3/3=1。师: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分数吗?这些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要数几次才能数完。预设:1/4、1/5、1/6、1/7、1/8、1/9等。师:根据上面大家数出的分数我们可以做成下面的分数墙。引导学生交流反馈:相同的长方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越小),数的次数(分数单位的个数)就越多。(2)分数解决问题教材第95页第1题第(4)小题师:我们观察题目中的1/10表示什么意思?生:把40小时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师:那1份是多少呢?我们应该怎样计算?生:40÷10×1=4(小时)第二个问题“飞机票大约多少元”学生自己完成。(3)练习第1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第2题,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分数比较大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明确: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3)分数的简单计算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可以让学生说一下1-2/3表示的意义。【设计意图:围绕本学期所学的数与运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步展开整理和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聚焦算理和算法;混合运算的复习聚焦运算顺序;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的复习聚焦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和计算。】三、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也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四、教海拾遗,反思提升1.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通过知识整理和分层练习有效突破难点,知识树梳理帮助学生构建体系。2.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可增加更多生活情境题,提升学生运算应用能力。我的反思:板书设计数与运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 ────┬─────── 混合运算 ───────┬──分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 1. 口算:分解法 │ 1.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 1. 意义:平均分 ││ 2. 笔算:进位标记 │ 2. 异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2. 加减法:同分母相加减 ││ 易错点:连续进位漏加 │ 3. 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 易错点:1减分数的转化 │└─────────────────────────┴───────────────────────┴───────────────────────┘1/21/21/31/3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