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21~22页内容。内容简析本课通过观察直尺、动手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分米(dm)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关系。通过手势比划、实物测量等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分米的直观感知,并学会用分米描述物体的长度。教学目标1.认识分米,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2.通过观察直尺、动手测量等活动,感受分米的实际长度,培养估测和测量能力。3.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米的定义及其与厘米、米的关系,掌握单位换算方法。2.建立1分米的直观认识,灵活运用分米进行实际测量。教法与学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启发引导法。通过直尺、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长度概念。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方式学习。在观察直尺、比划长度、测量物体等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预设 A:问题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假如要测量我们课桌的高度,用厘米作单位,数字会比较大;用米作单位,又不太精确,那有没有一个合适的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 分米(板书课题:认识分米)。【设计意图:通过提出实际测量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导入新课。】预设 B:游戏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我说你量”。老师说物体,你们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度,并记录下来。(教师依次说出铅笔、书本、桌子等物体)。在测量过程中,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或米表示不太方便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能解决这类问题的新长度单位 —— 分米。(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受引入新单位的必要性,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一)认识分米,感知1分米1.观察直尺:教师拿出直尺,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的刻度。提问:在直尺上,从刻度 0 到刻度 10 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 10 厘米)教师指出:10 厘米的长度就是 1 分米(板书:10 厘米 = 1 分米)。让学生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出 1 分米的长度,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2.比划 1 分米:教师示范用手势表示 1 分米的长度,将大拇指和食指尽量张开,两指之间的距离大约就是 1 分米。学生模仿教师的手势,反复比划,感受 1 分米的长度,并和直尺上 1 分米的长度进行对比,调整自己的手势。3.寻找生活中的1分米: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长度大约是 1 分米的物体,如粉笔盒的棱长、铅笔的一部分等。学生先独立寻找,然后小组内交流分享,最后每组派代表汇报。4.强化1分米的认知:教师随机说出一些物体,让学生判断其长度是否大约为 1 分米,如黑板擦的长度、手机的厚度等,通过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1 分米长度的印象。(二)分米与厘米、米的关系1.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再次强调10厘米 = 1分米。教师提问:1 分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 分米 = 10 厘米)。通过直尺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 1 分米里面有10个1厘米。2.分米与米的关系教师提问:我们知道1米 = 100厘米,那么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引导学生思考,因为 10 厘米 = 1 分米,100 厘米里面有 10 个 10 厘米,所以 1 米 = 10 分米(板书:1 米 = 10 分米)。教师利用米尺,通过数一数的方式,从 0 刻度开始,每数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数到 100 厘米也就是 1 米,让学生直观感受米和分米的进率关系。用分米测量物体长度教师示范:拿出一个长度大约为几分米的物体,如一根小木棍,示范用直尺以分米为单位测量其长度的方法。将直尺的 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直尺上哪个刻度,如果是整分米数,直接读出是几分米;如果不是整分米数,先读出有几分米,再看剩余部分是几厘米。学生实践:学生分组,选择身边的一些物体,如书本的长边、铅笔盒的长边等,用直尺以分米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互相评价测量是否正确。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1.完成做一做第1题2.完成做一做第2题3.完成做一做第3题【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分米的认识,熟练掌握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换算,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分米,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 1 分米的长度概念、分米与厘米和米的关系、用分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等。然后教师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去实际测量一下操场的一周有多长,选择合适的单位记录。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1.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本节课通过多种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比划、测量等活动,较好地建立了 1 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了分米与厘米、米的关系。2.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练习环节,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单位换算和测量应用上还存在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我的反思: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分米:拇指与食指张开大约是1分米。学习:分米的感知、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复习:已学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米=100厘米。延学:千米的认识,千米和米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