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41~42页内容内容简析本节课《用2-6乘法口诀求商》是二下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第4课时的内容,是学生首次接触到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对平均分的认识并初步理解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开展的学习。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学目标1.经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经历借助乘法口诀求商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对应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选择正确的口诀求商。教法与学法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的学习情境能让课堂显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本节课通过小猴吃桃子的情境,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乘、除法的联系理解用口诀求商的方法。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凸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节课的教学体现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索算法、独立思考算法、合作交流算法等多样化的方式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有合作交流的机会分享独立思考的成果,有助于彰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游戏复习乘法口诀。同学们,乘法口诀还记得吗 比比看,谁记得最熟练,我们用口诀接龙游戏背背2-6的乘法口诀。2.学生做完口诀接龙游戏后师生之间进行对口令。三( )十二 ( )五二十 ( )六二十四学生能熟练背诵2-6的乘法口诀,能顺利完成对口诀游戏。【设计意图: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直接基础,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对乘法口诀进行复习,突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认知起点,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有助于推动表内除法的学习。】二、经历过程,探究方法1.教学例1。(1)呈现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请看,猴妈妈和小猴子正准备在草坪上吃桃子呢。你能帮猴妈妈分一分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在理解情境的基础上提出: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2)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可能直接说出12÷3。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说出除法算式12÷3,比如引导学生理解:12个桃子,每只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 也就是求12里面包含几个3,因此用12÷3来计算。【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小猴分桃的童话情境,让学生在理解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但有助于体会除法的意义,产生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认知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独立思考,探究算法。不操作的前提下,怎么计算出得数呢 请先独立思考,再将你的算法与同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会感觉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给予指导,比如教师启发:第一只猴分3个后还剩几个桃子呢 或1只猴分3个,2只分几个呢 如果学生是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暂时不做评价与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谁能把你的算法与全班同学分享 学生全班展示,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①用连减计算,比如第一只分3个,还剩12-3=9(个);第二只猴分3个,还剩9-3=6(个);第三只猴分3个,还6-3=3(个);第四只猴分3个,正好分完,因此,可以分给4只猴子。②用加法的方法,1只猴分3个,2只猴分6个,3只猴分9个,4只猴分12个,因此,可以分给4只猴子。小猴分桃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图表示出来,请看是不是这样呢 看来确实可以分给4只小猴。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可能说出3×(4)=12,12÷3=4【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经验比较,直接感受分的过程,获得几个几的感悟,也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借助联系,探索求商的方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每只猴分3个桃子,12个桃子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 12÷3表示什么 计算12÷3= 应想3和几相乘得12,可以直接用哪句口诀算 学生根据情境图得出可以分给4只小猴,可以借助3×(4)=12,即想到“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因此得到:12÷3=4,从而初步感悟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5)反思比较,优化方法。回想一下刚才大家计算12÷3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引导学生优化方法,潜移默化体会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小结:在算12÷3的时候,想3和几相乘得12 或想3的口诀“三(四)十二”,就知道商是4。【设计意图:在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选择方法计算12÷3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探索用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强化对计算方法的掌握。】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1.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第1题。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求商”,所以学生选择的方法可能会多种多样。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最简便。2.完成教科书P42做一做第2题。引导学生思考:每道算式对应哪句口诀?商是口诀中的哪个数?四、课堂小结,回顾提升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除法的计算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增长能力。在教学中,可能有不足的地方,根据除法算式想乘法口诀,有些学生能直接想出口诀,有些学生稍显迟缓,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指导他们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思维的连贯性、逻辑的缜密性、语言表达以及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在引导下,一步步思考、突破,但在最后,要把学生的关注点迁移到整体,全面地去观察、思考,从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去归纳总结。学生对这样的思维方式不熟悉,在以后新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去培养。我的反思: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 )只猴子。12÷3=( 4 )3×( )=12三( )十二计算除法算式可以想乘法口诀。复习:1-6的乘法口诀,除法的意义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延学:深入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除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