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05页“回顾与整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部分内容和“练习与应用”中相关的练习题。内容简析本课时第一部分内容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长度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并举例说一说每个长度单位各有多长,以此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及应用。第二部分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不同的物体,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这些物体,并画出看到的图形。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换算,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感受长度的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长度的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观察用4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前面、上面和右面的形状,并能够在格子图中画出看到的图形。学生经历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正确选择合适的单位去描述生活中物体的长度。观察不同物体的前面、上面和右面,并能够画出看到的图形。教法与学法对学过的长度单位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边复习边巩固并达到提高。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摆出不同的物体进行观察,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完成对知识的复习。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出示练习,复习引入你能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单位吗?小全身高1( )50( ),早上起来用15( )长的牙刷刷完牙,戴上2( )厚的校园卡,穿上38( )长的鞋子,一步走4( ),步行去1( )外的学校去上学。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填一填。完成后全班集体评议。【设计意图:根据一个有趣的填空,引入今天的复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整理复习,动手操作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学生交流后汇报: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它们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明确: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完成填空,并说一说是怎样填的。5米=( )分米 5千米=( )米 3厘米=( )毫米50厘米=( )分米 60毫米=( )厘米 70分米=( )米先独自完成,完成后跟同桌交流是怎样填空的。最后全班集体评议。你能举例说说每个长度单位各有多长吗?学生交流讨论,想一想应该怎样表示每个单位的长度。学生交流后汇报:生1:1毫米,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2:1厘米,手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一厘米。生3:1分米,手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生4:1米,步行两步大约是1米。生5:500米的操场走两圈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需要20分钟。总结: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记住每个单位长度有多长,这样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可以有参照性。【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能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用身边常见的物体表示每个单位的长度,让学生建立每个单位长度的观念,在使用长度单位时有参照性,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复习观察物体试一试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不同的物体。摆好后互相看一看摆法是否一样。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自己摆出的这些物体。观察完自己的物体,同桌互相观察对方摆出的物体感受有什么不同。根据看到的图形,在格子图中画出从物体的前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全班集体评议,展示学生不同的摆法和画出的图形。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摆法和画出的图形,互相观察摆出的物体。提问:观察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的不同物体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明确: 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观察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根据给出从一个面或几个面观察到的图形,摆出对应的物体。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展示学生不同的摆法,互相交流学习不同的摆法。【设计意图:先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不同的物体进行观察,让学生感受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观察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通过给出从一个面或几个面观察到的图形摆物体,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发现相同的面也有不同的摆法,感受观察物体的多样性,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复习巩固,反馈练习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4题提醒学生:在比较大小时要把单位换算统一再比较。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6题教师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黄河:5687千米 淮河:1000千米 长江:6363千米 珠江:2320千米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7题根据要求摆一摆,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试一试有没有不同的摆法。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加深对复习知识的巩固,掌握比较不同单位长度的大小的方法。通过用正方体摆出的图形对应的物体,让学生再次经历摆物体和观察物体的过程,积累活动的经验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四、全课总结,融会贯通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整理了长度单位与观察物体相关的知识,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你觉得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复习到的吗?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反馈总结。通过对长度单位和观察物体的复习,同学们今后在生活中可以灵活的应用学习的数学知识。下节课我们会继续复习“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今天这节课对长度单位的复习,不仅仅是对本学期学习过的长度单位进行复习,也包含了之前学习过的厘米和米,要让学生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完整的梳理和复习意识。在动手操作拼物体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有待改进之处:学生在寻找每个单位长度的物体时,有些学生找不到合适的物体,先让他们用尺子量一量每个单位的长度用手比划一下,感受它们具体的长度,然后再寻找差不多的长度的物体。我的反思:我的板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长度单位: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观察物体: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观察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延学:“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复习。学习:学过的长度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观察不同物体的前面、上面和右面。复习:生活中长度单位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