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本节通过观察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再分析骨、关节、肌肉的关系,搞清三者之间在运动过程中的协调关系,让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对骨、关节和肌肉等结构有所了解,但对动物完成运动的各结构的协调配合及完成运动过程中各系统的协调配合认识不深。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适当加入推理判断,让学生体会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生命观念 体验屈肘、伸肘过程中肌肉状态的变化,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科学思维 1.观察人体骨骼示意图,归纳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探究实践 1.解剖鸡翅,找到白色的肌腱,观察它与肌肉和骨的连接情况。 2.制作肌肉牵引骨运动的模型,理解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态度责任 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骨骼肌的结构。教学难点: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相关材料、图片、视频,模型、模具、除去皮肤的鸡翅等。一、导入新课播放打篮球的视频,通过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兴趣,在此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完成打篮球等各种各样的运动依靠的是哪些身体结构?它们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1.组织学生体验屈肘动作,想一想:屈肘是靠哪些结构完成的?如果肘关节受伤,还能正常完成这些动作吗?学生观察思考后,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提示: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2.多媒体展示人体骨骼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比较、讨论前肢和后肢的骨的形态、骨在运动中的作用。3.多媒体展示关节示意图,组织学生观察关节的结构。带领学生绘制关节结构图,思考、讨论关节的结构特点、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提示:关节由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等组成。关节囊及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4.多媒体展示除去皮肤的鸡翅,(解剖鸡翅)了解肌肉附着在骨上的方式。依次拉动每组肌肉,观察骨的运动。除去肌肉,观察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肌肉附着在骨上的方式,并归纳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5.请同学们举例,说说人体有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学生自由回答。师生总结归纳: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结构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探究二 神经系统支配下运动的产生1.教师过渡: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动物的运动需要依靠一定的身体结构(运动系统)。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运动系统是如何产生一个动作的。2.演示运动的产生,知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运动是如何产生的)3.阅读教材P23“观察·思考”,让学生自己练习屈肘和伸肘的动作,并用另一只手触摸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感受它们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屈肘和伸肘时,这两组肌肉分别有什么变化特点?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动作。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探究和讨论。提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只有两者配合默契,才能完成运动。4.用木条、橡皮筋、螺丝制作肌肉牵引骨运动的模型,理解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跨学科迁移】多媒体出示杠杆原理图,对比运动系统的组成,说说各部分在杠杆原理中起着什么作用?师生共同总结:①运动的产生:支配骨骼肌的神经传导神经冲动使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分就会产生运动。②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5.教师提问: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动作吗?(提示:请同学们回忆一次剧烈运动后的情景)师生总结归纳:我们可以做出各种精细复杂的动作,这是因为体内各个系统进行着默契合作。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运动会上参加比赛时,满脸通红、汗流浃背,这说明有哪些系统参与完成运动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述: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参与。运动的能量供应,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探究三 体育运动与健康教师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运动不仅依赖运动系统,还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配合。请阅读P24~25内容,结合生活经验,思考:(1)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哪些作用?(2)不合理的运动有哪些危害?骨折时,应如何处理?(3)如何做到合理运动?提示:(1)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运动系统的营养,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对于青少年来说,适当的体育运动还能促进肌肉的发育和身高的增长,增强体质。(2)用力过猛或不慎跌倒,可能会导致骨折或关节周围的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有时还会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即关节脱位。骨折后,应注意避免受伤部位活动,可用木板进行固定,以免伤势加重,要在第一时间告知老师、家长,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3)运动前,尤其是剧烈运动前,要进行热身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准确掌握技术要领、使用必要的运动护具等,都能有效避免受伤。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的运动原理是“支配骨骼肌的神经传导神经冲动使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学会科学运动,促进肌肉的发育和身高的增长,增强体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