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维护生态安全本节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探讨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是对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深化与拓展,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已经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等知识,也具备一定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对于生态安全概念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帮助构建生态安全概念,理解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以及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生命观念 认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科学思维 1.描述什么是生态安全。 2.说出国家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探究实践 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培养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拟订保护行动计划的能力。态度责任 认同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生态安全。教学重点:生态安全的概念及重要性;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系统面临的各种威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如何将维护生态安全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习惯。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美丽的自然生态系统图片,如清澈的湖泊、广袤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等,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氛围。完成“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变化?”问题的思考。学生观看图片,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看到不同图片的感受,尝试分析生态系统变化的原因,如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什么是生态安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0~111,思考:(1)描述什么是生态安全?(2)分组讨论身边哪些案例属于生态安全。提示:(1)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的状态与能力。(2)非法占用农用地、污染环境、滥伐林木、非法捕捞水产品、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采矿、外来生物入侵;等等。教师讲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探究二 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教师过渡: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讨论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提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等等。教师过渡:我们国家为维护生态安全采取了哪些对策?请阅读教材P112~114,思考:(1)国家为什么要颁布这么多与生态安全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2)国家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采取的主要对策有哪些?(3)根据教材P113“分析·讨论”,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提示:(1)颁布与生态安全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是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了保护不同类型和区域生态系统,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等等。(2)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3)黄河作为一个河流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与稳定,并不完全取决于黄河自身,而是与全流域的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农田、沙漠等生态系统都有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此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教师补充:放眼全球,生物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大气的环流、候鸟的迁飞等是没有国界的,因此,解决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需要全人类共同保护生物圈。保护生物圈就是维护生态安全。探究三 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1.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教师提出问题:(1)你生活的环境存在哪些问题?(2)引起当地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这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哪些影响?(3)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4)我们还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点什么?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5“调查”,分小组,确定调查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多媒体展示“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拟订保护行动计划”活动的大致步骤:(1)分组:6~8人一组。(2)调查问题:××区××街道水污染问题。(3)调查:集体行动、分工明确、注意安全。(4)撰写调查报告。(5)写出保护计划,交流、汇报。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进行分组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时,调查方法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提示:实地调查走访;到当地环保部门咨询;通过图书馆、报社杂志、媒体或是互联网收集资料。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应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多媒体展示调查报告(示例):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调查报告的书写方式。包括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方式、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及过程等。学生按照方法步骤,分小组调查学校周围的环境状况。【注意事项】实地调查时要注意安全。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合作。2.拟订保护行动计划每小组选派代表,说一说本小组调查到的当地生态环境的状况,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教师提出问题: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请各小组试着拟订保护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报告,分组讨论、交流,拟订保护行动计划。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出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和计划作出积极评价。3.课外实践——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多媒体播放再生纸制作的视频,并展示再生纸制作的作品,请同学们在课后尝试进行制作。三、课堂小结请同学们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形式来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维护生态安全一、生态安全的概念二、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三、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课前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课上让学生采用分组汇报、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此外评价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