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单元导学教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单元导学教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
【单元概述】
人体具有多个系统,各系统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系统、器官等不同的结构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了解传染病的危害;理解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认识到遵守社区、地区和国家的相关防疫要求,有助于传染病的防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对传染病和免疫、医药与急救等知识的学习,认同生物学及医学伦理观念,养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内容要求】
大概念 重要概念 次位概念
概念5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5.5 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5.5.1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构成
5.5.2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5.5.3 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
5.5.4 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眼和用耳能够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5.5.5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激素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概念6 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6.1 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 6.2 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人体健康 6.1.1 人体能够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 6.1.2 常见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肠道蠕虫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如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是人体健康的威胁 6.1.3 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食物、血液、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6.1.4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6.1.5 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6.1.6 某些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6.2.1 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6.2.2 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和吸毒等违法行为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作用 6.2.3 药物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遵从医嘱、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合理用药,避免药物误用和滥用 6.2.4 在特定的情况下,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一些急救方法能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
【学业要求】
1.描述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阐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会科学用眼和用耳,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
3.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机体特定结构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4.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5.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模拟展示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拒绝吸烟、饮酒和毒品;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
【教学提示】
1.教学策略建议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模型或实物展示、材料分析、探究实验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识别和推断人体各系统相应结构的功能,帮助其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通过对传染病的具体应对举措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传染病预防、特定情况下的急救等措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课题,开展学习活动(如通过调查研究或实验,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或吸毒对人体的危害),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情境素材建议
眼球和耳的结构模型;蜡烛等物体的凸透镜成像装置;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条件反射的演示;一些传染病疫情和防疫材料,我国科学家在疫情防控中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事迹;我国古代传染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成就,如东晋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关于传染病治疗的描述,以及用人痘预防天花、利用艾叶预防瘟疫等。
3.学习活动建议
(1)实验探究活动: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或成活率的影响,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
(2)调查与交流活动:调查班级学生的近视率,分析其原因;收集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资料;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收集艾滋病等传染病及预防资料;参与预防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宣传;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心血管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收集有关癌症防治研究进展的资料;参观禁毒展览,或观看有关影像资料;收集家庭常备药品的说明书,分析药品说明书包含的信息。
(3)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的模拟实践活动;针对当地某种传染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和制作社区海报,宣传传染病预防的科普知识。
本单元共分为两章内容。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先从眼和耳的结构,视觉和听觉形成过程入手,归纳出人体感觉形成过程,并逐步形成保护视觉、听觉的有效措施,构建“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眼和用耳能够保护眼和耳的健康”的次位概念;接着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并以膝跳反射为例,构建神经调节的方式——反射的概念、类型;再以曲肘、伸肘为例,形成“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的次位概念;最后再以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异常来总结激素的主要功能,形成“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的重要概念。
第七章《健康地生活》先介绍传染病的危害、传染病的流行途径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传染病;接着学习免疫与免疫规划,理解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构建“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概念;再从生活中的用药与急救入手,了解用药常识和急救的方法;最后分析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形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行为习惯,构建“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概念。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认同人体具有多个系统,各系统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学生能够从系统、器官等不同的结构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最终形成“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的大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