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人体结构模型共1课时目标: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选择一种人体结构进行模型制作。通过展示和评价,提升科学性、艺术性和创新能力。活动内容:环节一:知识讲解与任务选择(10分钟)。01.人体结构与功能讲解。1.复习人体不同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如小肠、心脏、血管等)。2.提供学习支架选用:人体结构与功能对照表(见学习支架1)。02.模型制作任务分配。教师通过电脑抽签选择快速给各小组分配要制作的模型类型(如小肠模型、呼吸模型、血液循环模型等)。提供学习支架:模型任务选择表(见学习支架2)。环节二:方案设计与材料准备(10分钟)。01.方案设计:1.根据选择的模型类型,设计制作方案,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功能演示等。2.提供学习支架:模型设计方案模板(见学习支架3)。02.材料准备:1.列出所需材料和工具清单。2.提供学习支架:材料清单模板(见学习支架4)。环节三:模型制作与功能测试(15分钟)。01.分工与制作:1.小组分工,开始制作人体结构模型(课前教师准备好模型制作需要的材料)。2.提供学习支架:分工记录表(见学习支架5)。02.功能测试:1.测试模型是否能够有效演示相应的功能。2.提供学习支架:功能测试记录表(见学习支架6)。环节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01.成果展示:1.抽选个别小组展示人体结构模型,并介绍模型的结构和功能。2.提供学习支架:展示记录表(见学习支架7)。02.评价与反馈:1.使用评价表对各组模型进行评价。2.提供学习支架:模型评价表(见学习支架8)。特别说明:1节课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非常紧,只能用结果导向,提供足够的材料与支架,让学生能能快速体验并完成模型的制作(或重要环节的体验),助力建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适应观。附录:学习支架清单学习支架1:人体结构与功能对照表人体结构 功能小肠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心脏 泵血,维持血液循环膈肌 参与呼吸运动血管 运输血液学习支架2:模型任务选择表模型类型 制作难度 所需时间 所需材料小肠模型 中等 2小时 纸张、布料呼吸模型 中等 2小时 饮料瓶、气球、吸管心脏模型 中等 2小时 橡皮泥、透明管学习支架3:模型设计方案模板模型类型 所需材料 结构设计 功能演示 制作流程学习支架4:材料清单模板材料名称 数量 用途纸张 10张 制作小肠皱襞气球 2个 模拟膈肌吸管 5根 模拟气管学习支架5:分工记录表小组成员 负责任务 完成情况成员1 设计方案成员2 准备材料成员3 制作模型成员4 记录问题学习支架6:功能测试记录表测试项目 测试结果 备注结构完整性功能演示效果学习支架7:展示记录表小组名称 模型类型 制作过程 创新点 改进建议学习支架8:模型评价表评价维度 评价要点 评分(1-5分)材料选择(10%) 材料环保、易得,能表现结构和功能方案设计(20%) 结构完整,比例适当,有设计图项目实施(30%) 方案完整实施,模型经过优化项目成果(40%) 模型成功,功能演示清晰,说明书准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