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平衡膳食保障人体健康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3 平衡膳食保障人体健康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平衡膳食保障人体健康
1.通过分析食谱、调查食品安全市场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平衡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案例,锻炼批判性思维与合作能力。
3.尝试设计营养均衡的食谱,提升知识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
4.通过关注食品安全,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重点: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内化为外在行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一份早餐:一个面包,一盒牛奶、一根火腿肠,一个苹果。提出:你的早餐吃了什么 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一下 我们的早餐的营养搭配是否合理呢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分享自己的早餐。 设置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导入新课,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平衡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1.为了帮助人们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中国营养学会根据营养学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出示平衡膳食宝塔图片,思考、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①将平衡膳食宝塔每一层的食物贴图对号入座并讲解每一层主要包含哪些食物 ②人的一日三餐中摄取量最多的和最少的食物分别是什么 ③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对各类食物的摄取量的要求,你认为我们的日常饮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④联系实际,说说青少年应如何做好平衡膳食 2.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教师及时点评。 3.师生交流总结: ①摄入食物的比例特点:谷类最多,油脂类最少。 ②饮食应遵循的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适量奶类及豆制品。 ③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4.教师进一步提出:知道一日三餐合理的饮食结构,那我们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份自己的营养合理的食谱吧。 设计食谱时要注意:一是要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设计食谱,注意合理搭配食物的种类及营养物质,使各种营养物质比例适当;二是设计食谱时应考虑人体每天对能量的需求,早餐、中餐、晚餐能量摄入比分别占25%~30%、30%~40%、30%~35%。 小组展示、教师评价。 5.教师进一步总结:除了合理均衡的膳食以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比如: ①一日三餐,按时进食。“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饭吃得少”。②不偏食,不挑食。③不暴饮暴食。④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等。⑤合理搭配三餐的量,做到坚持吃早餐和定时就餐等。 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才能够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食品安全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1.教师讲述:我们要想健康成长,光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均衡全面的营养是不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重食品安全,不安全的食品对我们的身体的危害要比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均衡的营养大得多,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中产生的安全问题。学生观看食品安全问题的课件。 学生先自主学习课本P18~19,然后组内讨论交流,将平衡膳食宝塔每一层的食物贴图对号入座。同桌之间结合自身实际,讨论、交流自身饮食习惯是否健康。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对比哪一份更合理,全班评一评,比一比,评出最合理的。 学生分组设计食谱。 学生互相交流,进一步理解。 学生认真听讲,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进一步理解。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先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小组间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以致用,将平衡膳食知识运用于生活。让学生为家长设计一份食谱,有利于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情感。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通过教师补充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2.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不卫生、不安全,是百病之源。食品安全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比如:毒蘑菇,食用后会使人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死亡。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中产生的安全问题。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比如: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许多生产食品的厂家在加工食品时要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如加一些色素、香精、防腐剂等,如果按照国家规定使用这些食品添加剂,就能够在充分发挥其有益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的安全,如果滥用这些添加剂,就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3.教师提出问题: (1)你在购买食品时有没有关注过它的安全问题 (2)如何知道我们购买的食品是安全可靠的 (3)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 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4)对购买非包装食品,如蔬菜、鱼、肉时,又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4.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你还有哪些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从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角度深层次认识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课件展示预防食物中毒和防止食品污染的内容。 学生简单讨论后达成共识: (1)购买食品时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2)应该通过观看食品包装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可靠。 (3)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 保质期、配方、使用方法等。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的方法: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对购买非包装食品的注意事项:有无光泽,有无异味,有无食品检疫合格印章等。 通过教师讲述现实问题,不但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还能培养学生学会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积极发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应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另外,通过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学生小组内总结、归纳,全班交流补充。 归纳记忆课堂知识点。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有人认为,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瘦肉等,而馒头、面包、米饭等食物的营养较单一,可以少吃。这种观点是否符合平衡膳食的理念 说明理由。 学生积极、热烈地分析讨论,有序抢答问题:不符合。因为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类供给,糖类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学以致用,巩固提升,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节 平衡膳食保障人体健康
一、平衡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二、食品安全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由于这节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所以教师很难事先预设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境,此时的教师更需要掌握高超的教育技巧,努力倾听,及时引导,敏锐捕捉课堂中发生的每一个意外情节,挖掘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教育资源,不断改变,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动态生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新型课堂呼唤教师转变角色,否则就会“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却收获了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