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实验、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分析能力。2.通过认识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形成正确的适应观。3.通过学习输血原则及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认同无偿献血的意义和价值。重点:1.血浆的成分和功能。2.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比较。难点:1.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2.解读血常规检验单,分析检测数据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生病了去医院,医生总会让我们去做个血常规检验。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验报告单的数据来判断我们的身体出现的状况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学生认真听讲。 通过实例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出示血液分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试管中加入柠檬酸钠呢 血液分了几层 各是什么颜色 推测血液可能由哪几部分组成 师生交流、教师总结: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血液分为三层:上层是淡黄色的血浆,下层是呈现红色的红细胞,中间的白色部分是由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展示制作的血浆成分的饼状图。请学生分析各组分的所占比例,尝试总结血浆的功能。 师生交流总结: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功能。 3.指导学生观察人血涂片,讨论: ①观察的人血涂片中有几种血细胞 最多的是哪一种 ②你是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教师重点指出: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少,个体较大;血小板个体最小,一般观察不到。 4.展示人血涂片和红细胞电镜照片,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红细胞的形态特点推断红细胞的结构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血液分层图片。尝试回答问题,初步了解血液的组成。 学生观察饼状图,分析各组分所占比例,交流总结:90%以上是水。 学生在观察人血涂片的基础上回答:①有3种血细胞,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②白细胞比红细胞个体大,红细胞是红色的。 学生观察后回答: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观察血液分层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通过图片和提问,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为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化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5.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50,思考: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师生交流,总结出红细胞的功能。 6.播放视频,学生观看,思考问题: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人体某处发炎时,它的数量又是如何变化的 师生交流总结: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人体某处发炎时,它的数量会增多。 7.出示血小板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血小板的形态特点,分析其功能。 8.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血小板的功能。 9.教师提出: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常规主要检验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中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二)血常规结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1.指导学生学习课本P51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该报告单中,血液的哪些成分出现了异常 ②尝试分析该就诊者的健康状况。 ③白血病是一类源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患者血液和骨髓中癌变的白细胞会大量增加,从而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中哪些项目可能会出现异常 2.师生交流,强调:细菌导致的感染通常会使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升高,而病毒导致感染时,白细胞的数量则正常或者偏低。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人体会出现头晕、乏力、困倦、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血红蛋白的合成需要氨基酸、铁等物质,适当补充这些物质可以改善贫血症状。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血液呈红色的原因是红细胞是红色的。 学生观看后,回答: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生观察图片后说出血小板的特点: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 学生学习血常规表。 学生在自学后,分组探讨,达成共识:①该报告单中白细胞数量超过正常值。②该就诊者体内有炎症。③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项目可能出现异常。 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 简单地学习血常规表,便于运用于实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又可以分为三类,各类功能不同,主要为运输氧气、防御保护和止血;另外,我们还学会了通过血常规结果来初步诊断疾病。 学生小组内总结、归纳,全班交流补充。 归纳记忆课堂知识点。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后回答: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稀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在这种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足球运动员的血液的供氧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章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第一节 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二、血常规结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应设法采用多种方式使其直观化、生活化。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亲身体验的、合作交流的、讨论辨析的内容,就大胆地交给学生去合作完成,教师的任务是提供指导、提出建议、宏观控制教学进程,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