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第三章 从细胞到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本节聚焦
1. 生物体内的细胞数量是怎样增加的?
2.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有什么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难点:
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播放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及生存现状的视频;展示一个受精卵发育成婴儿的图片,抛出问题“一个细胞是如何发育成具有亿万个细胞的生物个体的呢?” 观看视频和图片,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出新课。
任务一: 细胞的 分裂过程 指导学生预习教材39页第二自然段,描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预习教材,组织语言
学生描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播放动物和植物细胞分裂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观看视频 通过直观感受,加深对“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认识。
继续找学生来描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和学生一起汇总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并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概念检测一 引导学生完成细胞分裂过程相关检测题
任务二: 细胞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38页“染色并放大600倍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切片图” ,思考“1.该图中的哪些细胞正在进行分裂? 2.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观察、思考 能大致回答出“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细胞中染色较深的物质发生了明显变化”。 让学生从抽象回归真实。
引导学生预习教材38-39页,找出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 1.细胞中染色较深的物质叫什么? 2.该物质由什么组成? 带着问题预习教材,预习后能知道:
设问“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 接下来,让学生观看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视频。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让学生直观感受“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这一难点
让学生通过教材39页第三自然段再巩固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过程。 阅读教材。
通过图解来展示总结“染色体复制加倍,平均分配”的过程。并分析如此变化的结果和意义。 和老师一起总结。 知道; 染色体如此变化的结果是: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与数量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量也相同。意义是: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即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结果与意义。
补充 “细胞 生长” 继续设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比原细胞要小,如果按这个大小再进行分裂的话,分裂N次后,将会怎么样呢?会不会这样呢 进而引导学生预习教材38页第一段,寻找答案 预习教材并思考 预习后学生能知道: 新产生的细胞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 激发学习欲望
继续设问,“细胞会持续生长吗?” 学生通过预习能知道: 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概念检测二 引导学生完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检测题
课堂 小结
联系 生活 指导学生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 关注细胞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健康。 阅读相关内容 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拓展 应用 1.皮肤被划破时,如果伤口不深,几天后伤口便可以自动愈合。请结合本节所学内容进行解释。 2.尝试用彩泥制作细胞分裂过程模型。 学生思考作答 让学生能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