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1)通过了解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2)通过对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能力。2.科学思维:(1)通过推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2)通过观看视频、小组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的学习,认同细胞分裂和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2)关注防治癌症,引导并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养成生活好习惯的责任态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教学难点: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区别;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以及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是对于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却没有认识。本节主要涉及细胞分裂和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图片和动画,让学生从中建立细胞分裂和生长的整体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本节内容,首先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设疑:“想一想: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引导学生意识到: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生命的起点是一个受精卵,那这个受精卵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呢?首先就是细胞会进行生长、分裂以及分化,以此导入新课。关于“观察细胞的分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的实验视频让学生明确,在显微镜下,那些被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然后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是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接下来图片展示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是不一样的。然后,教师设疑:“想一想:正在分裂的细胞,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位置关系,请同学画出有关这几个概念的概念图,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细胞分裂的初步认识。接下来,关于“细胞的分裂过程”的学习,首先出示细胞分裂的动图,让学生感受到细胞分裂时会导致细胞数目的变化;紧跟着提问:“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如何进行?”“一个细胞分裂N次后,能形成多少个细胞?”然后通过细胞分裂的过程图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分别播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动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理解染色体是如何复制以及如何平均分配到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理解“两个新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最后,联系生活,指导学生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健康,意识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癌症有重要的作用,渗透核心素养的态度责任。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设疑:“想一想: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引导学生意识到: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生命的起点是一个受精卵,那这个受精卵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呢?首先就是细胞会进行生长、分裂以及分化,以此导入新课。【新课学习】学习目标一、观察细胞的分裂1.生物的生长展示小时候的大熊猫和成年后的大熊猫,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生物体能由小长到大?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分不开的。教师讲述: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成长到青年,构成身体的细胞数量会大量增加。生物体由小长大,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分不开的。那什么是细胞的生长?什么是细胞的分裂呢?2.细胞的生长PPT展示受精卵由小变大的图片,并明确细胞会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也因此由小变大。教师提问:想一想:细胞能不能无限制的长大?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 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3.细胞的分裂PPT播放“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通过图片展示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共同归纳总结出:在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是不一样的。以此初步感受到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位置关系,请同学画出有关这几个概念的概念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细胞分裂的认识。学生举手上讲台完成。学习目标二、细胞分裂的过程1.动物细胞的分裂PPT播放动物细胞分裂的动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2.植物细胞的分裂PPT播放植物细胞分裂的动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3.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PPT播放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分析。教师讲述: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其形态不同。在细胞分裂的准备期间,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4.“脱缰之马”——癌细胞教师讲述:说到细胞分裂,不能不说说像“脱缰之马”那样“疯狂”分裂和生长的癌细胞。PPT展示“肺癌”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患癌症?什么是癌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的过程叫做癌变。教师讲述: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科学研究发现,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也增加了。那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有哪些呢?PPT播放一些常见致癌因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许多致癌的因素,如化学致癌物、放射线、病毒等,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发生变化,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在预防方面,引起癌症的因素中有很多与环境或生活习惯相关,因此,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癌症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总结】一、观察细胞的分裂(1)生物的生长(2)细胞的生长(3)细胞的分裂二、细胞分裂的过程(1)动物细胞的分裂(2)植物细胞的分裂(3)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课堂练习】1.1.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C )A. 12条 B. 24对C. 12对 D. 6对2.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重要区别是( C )A. 是否有新细胞核形成 B. 是否有新细胞膜形成C. 是否有新的细胞壁形成 D. 是否有染色体复制3.下列是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一些图象,按分裂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③4.小李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B.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C.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 D.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板书设计】一、观察细胞的分裂1.生物的生长: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2.细胞的生长原因: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物质结果:细胞体积增大3.细胞的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二、细胞分裂的过程1.动物细胞的分裂:核、质、膜2.植物细胞的分裂:核、质、膜(壁)3.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结果:细胞数目增多意义: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