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1 饮食与营养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5学年生物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3.1 饮食与营养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5学年生物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节 饮食与营养
1.通过理解食物中的各类营养物质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构建物质和能量观。
2.通过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了解各营养成分的来源,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重点:说出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类别,说出人体内的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的作用。
难点:1.举例说出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及缺乏症。
2.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提问:老百姓为什么这么说 展示图片:我们餐桌上的食物。 提问:你知道这些食物都富含哪些营养成分吗 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通过俗语、图片和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一)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1.教师导入:请同学们拿出所收集的食物,对照教师提供的“食物营养成分表”查找它们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名称和含量。(学生拿出所收集的食物,如鸡蛋、花生、苹果、橘子、面包、菜饼等) 师生共同总结:食物中含有营养物质,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2.教师过渡:我们如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下面就来进行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 3.进行演示实验一:蛋白质的检测。 教师提出问题: (1)实验中,设置加蒸馏水的烧杯的作用是什么 (2)两个烧杯中蛋白质的变化有何不同 (3)豆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冲泡豆奶粉时,为使其充分溶解,选择怎样的水温比较合适 为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回答: (1)形成对照。 (2)加开水的烧杯中的鸡蛋清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而加蒸馏水的烧杯中没有发生凝固。 通过引导学生讲述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交流、讨论、回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归纳、小组同学间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
(3)冲泡豆粉时,为使其充分溶解,用温水冲泡,这样蛋白质不会凝固。 4.进行演示实验二:维生素C的检测。 教师提出问题: (1)两个烧杯中的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用不同的果汁进行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 (3)通过对不同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为什么要选择浅色的果汁进行实验 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回答: (1)加蒸馏水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加果汁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出现褪色现象。 (2)用不同的果汁进行实验,会发现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发生褪色的时间不同。 (3)不同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不同。选择颜色浅的果汁进行实验,可避免果汁颜色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5.教师总结:除蛋白质和维生素外,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检测,如表所示。 营养成分检测方法水烘烤无机盐燃烧脂肪在白纸上挤压淀粉碘液
6.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可以运用这些实验方法探究一些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差异。那么不同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相同吗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6页,提出问题: (1)糖类包括哪些种类 糖类主要从哪些食物中获得 (2)常见的脂质是什么 主要食物来源是什么 (3)蛋白质主要从哪些食物中获得 (4)除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食物中还含有哪些营养素 主要食物来源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交流回答: (1)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等;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 (2)脂质中最常见的是脂肪;花生、肥肉等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 (3)鸡蛋、鱼肉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食物中还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主要来源是水果和蔬菜。 7.教师总结:不同的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科学检测表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六大类。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二)营养物质的作用 过渡: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营养成分,如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同的。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通过讨论、交流,锻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连续提问的方式,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连贯的思维中掌握相应知识。
1.建造身体 教师提问: (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什么 (2)蛋白质、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1)蛋白质、糖类、脂质以及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2)蛋白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水:在人体内的含量最多,通常占成年人体重的60%左右,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但作用很大,如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 2.提供能量 过渡: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8页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测量不同食物燃烧时放出的热能,所得到的数据一样吗 测量同一种食物得到的数据一样吗 (2)在本实验中,为了使获得的数据更有说服力,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后,组内交流回答: (1)不同食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测量同一种食物多次得到的热能数据可能不同。 (2)要多测量几次并对实验数据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 过渡: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物质的同时也获得了能量,以满足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 教师提问: (1)哪些营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呢 (2)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相同吗 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回答: (1)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不同。 教师总结:在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中,只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人体的储备能源物质。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因年龄和日常活动量的差异而不同。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旺盛,活动量较大,通常所需能量较多。 那么,营养物质除了能建造人体和提供能量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3.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教师: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多种生命活动,需要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参与。阅读教材第8页,举例说出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组内讨论思考后回答: (1)胰岛素(一种蛋白质)分泌不足会导致人患糖尿病。 (2)人体若缺少铁则易患缺铁性贫血;人体若缺少维生素C,则易患坏血病。 教师总结: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人体内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但它们的作用很大。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无机盐和大部分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因此获取均衡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生活经验讨论有关问题,更易于学生理解。 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教材,认识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影响。
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小明近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到医院去看医生,医生并没有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调整饮食。他应该多吃些什么食物 (2)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其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1)水果、蔬菜。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
第6单元 人体的生理活动
第13章 人体对营养物质的获取
第1节 饮食与营养
一、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1.检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高温(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直接燃烧时还会散发出臭味
(2)维生素C——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淀粉——碘液(蓝色)
(4)脂肪——在白纸上按压(在纸张上面留下“油斑”)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二、营养物质的作用
1.建造身体
2.提供能量
3.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课前让学生收集食物,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图片和实物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问题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课堂上的问题讨论、阅读理解、图片分析,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