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第1课时 眼与视觉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5学年生物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2 第1课时 眼与视觉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5学年生物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节 人体的视觉与听觉
第1课时 眼与视觉
1.通过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视觉形成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了解常见视觉异常情况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养成关爱眼睛健康、安全卫生用眼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1.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2.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及预防。
难点:1.视觉形成的过程。
2. 通过模型的制作,结合眼球结构和成像原理,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猜谜语:两间小屋左右分,要到睡觉才关门。小屋能把万物收,难放一粒小灰尘。(打一器官) 学生回答:眼睛。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人统计,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可见,眼对人的重要性。眼由哪些结构组成 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眼与视觉。 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一)眼与视觉 1.人眼的结构 教师: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依靠人的感觉, 人体的感觉器官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作出反应,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来源于视觉和听觉。视觉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现在来认识眼球的结构。 [展示]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提出问题:人眼由哪些结构组成 学生结合图片回答:人眼由泪腺、上下眼睑、睫毛、眼球和泪管等组成。 教师: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其他结构是眼球的附属结构,结膜也是附属结构的一种。这些附属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附属结构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例如,泪腺分泌的泪液能润滑眼球,泪液里面含有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结膜覆盖在眼球的前面和眼睑的内表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 2.眼球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对照教材第96页图16-14,指出其结构。并思考下列问题。 (1)视觉形成与哪些结构有关 (2) 眼球的这些结构的位置及功能是什么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收集、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结能力,认识 眼球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1)眼球中的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等与视觉形成有关。 (2)角膜位于眼球壁外层的前端,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透过。虹膜位于角膜后面,中央有瞳孔,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的通道,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晶状体位于虹膜的后方,晶状体的凸度会随着外界物体的远近而发生改变。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内层,是形成物像的部位,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课桌上的书,一会儿看前面的黑板,一会儿又注视着教师的举止,这些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眼睛通过睫状体内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课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设计并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来认识眼球的成像原理。下节课同学们说一下操作思路、成像原理、物像与距离的关系等。 3.视觉的形成 提出问题: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进入眼球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可以沿着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师生共同总结: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视觉形成过程) 教师补充: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大脑会对这个倒立的像进行自动调整和解读。形成我们意识中的正立图像。 (二)保护眼的健康 1.近视的成因及矫正 教师:有的同学已经戴上了眼镜,近视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变长,或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继续提问:如何进行矫正呢 学生回答:近视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2.预防近视的措施 (1)为了预防近视,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近视的形成 学生结合教材总结: 预防近视,合理用眼,要做到“四要”和“五不要”。 “四要”是指:坚持做眼保健操;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33 cm左右;连续用眼45 min左右,要活动一下,远眺几分钟;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视力检测。 “五不要”是指: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躺卧着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2)教师补充: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30~40 min后适当休息远眺,可以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睫状体)放松,使晶状体的凸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加强眼的营养,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近视后需要进行医学验光以确定合适的眼镜度数和矫正方案。如果未经过医学验光而随意购买和配戴眼镜,则可能会造成配镜不准确、视力不舒适、眼睛疲劳等问题,甚至会加重原有的视力缺陷。 在光线暗和直射阳光下看书,或在走路、乘车时看书,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易患近视或加重近视度数。 通过制作模型活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归纳信息的能力,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引导学生认识用眼不当,眼镜配备不当的危害。
3.注意个人卫生、保护眼健康 教师:眼部患有的疾病也能传染,你知道哪些影响眼健康的疾病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沙眼和急性结膜炎是影响眼部健康的疾病。 教师追问: 患沙眼和急性结膜炎有什么症状 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沙眼患者的眼发痒、发干、易流泪,有脓性分泌物和异物感。急性结膜炎患者的眼睑红肿、结膜充血。两种疾病都是通过接触传播。 教师补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才能保证眼健康。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认识眼部疾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养成保护眼健康的意识。
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某位患者,经检查其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这可能是哪部分结构发生病变导致的 你能否总结出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 (2)5·12汶川地震是不能忘却的记忆。在汶川地震的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思考后回答: (1)视觉的形成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眼球的结构完好;②视神经无损伤;③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正常。 (2)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
第2节 人体的视觉与听觉
第1课时 眼与视觉
一、眼与视觉
1.人眼的结构
人眼
2.视觉的形成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二、保护眼的健康
1.预防近视的措施:“四要”“五不要”
2.注意个人卫生、保护眼健康
本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材料进行展示,形象直观地讲述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过程,在近视的成因与预防教学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分析,同时做到学以致用。本节课授课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对近视的形成理解不够透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