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授课PPT、探究实验相关材料(酒精溶液、水蚤、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计时器等)、视频资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健康的含义,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2.阐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3.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理解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培养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2.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呈现一组展示不同状态人物(如运动员、卧床病人、情绪低落者、社交良好者)的图片。提问:“什么是健康?图片中的人物都健康吗?有人说‘肌肉发达就是健康’,有人说‘没病没痛就是健康’,你同意吗?为什么?”2. 引导归纳,明确概念: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引导并总结: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新课讲解 (一)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1. 呈现一份学生“不健康”的假期计划表(如长时间看剧/上网、缺乏运动、熬夜、饮食不规律)。提问:“这份计划中有哪些不符合健康要求的地方?如何改进?”2.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1“分析·讨论:生活方式对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解读图表“不同生活方式、BMI增加对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组织小组讨论问题:(1) BMI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风险的关系?受何因素影响?(2) 哪些生活方式(如图中所示)会显著增加这些疾病风险?(3) 这对你选择生活方式有何启示?引导各小组汇报,归纳结论:(1) BMI越高(尤其肥胖),相关疾病风险越高,主要与不良饮食习惯相关。(2) 吸烟显著增加多种疾病风险。(3) 启示:积极锻炼、不吸烟、健康饮食、控制体重。3. 概念明确:提问:“什么是‘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总结: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4. 探究实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指导:(1) 明确问题:不同浓度酒精如何影响水蚤心率?(2) 强调变量:酒精浓度。(3) 讲解实验步骤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如轻柔操作、酒精安全)。 实验实施:(1) 播放规范操作视频片段作为参考。(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配制不同浓度(如0%、1%、5%、10%)酒精溶液。- 在清水中观察记录水蚤正常心率(次/10秒或次/分钟)。- 依次将水蚤移入不同浓度酒精溶液,观察记录心率变化。- 及时将水蚤放回清水恢复。- 设计表格,准确记录数据。 数据分析与结论:(1) 引导各小组整理、分析本组数据(如计算平均值,绘制变化曲线/柱状图)。(2) 组织小组讨论并汇报结论。(3) 教师总结关键结论:- 酒精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迁移讨论: 这个实验对我们理解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何启示?5. 拓展危害认知:结合实验结论,补充讲解酒精对人体的具体危害(强调青少年):- 对发育中大脑的永久性损害(认知、行为、情绪)。- 早饮酒增加酒精依赖风险。- 长期危害:心血管疾病、肝病、癌症风险增加。- 社会危害:增加违法犯罪风险。简要指导阅读教材P64,了解吸毒、沉迷手机等其他危害健康行为的严重后果。 (二)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 呈现一系列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运动、充足睡眠、不吸烟饮酒等)与不良生活方式(垃圾食品、熬夜、吸烟、久坐等)的对比图片。提问引导讨论:(1) 图中哪些健康生活方式是你拥有的?哪些不良生活方式是你需要改进的?(2) 结合自身和所见,举例说明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及其危害。(3) 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包括哪些方面?2. 归纳总结,明确要素:组织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要素,教师补充完善:-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坚持体育锻炼。-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远离烟酒,坚决拒绝毒品。- 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等屏幕时间。- 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 保持身心健康 1.呈现两个青少年常见情境案例:- 考试失利感到沮丧。- 与好友发生矛盾心情烦闷。提问:“遇到这些情况时,你通常会怎么做?感觉如何?”2.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67关于保持心理健康的内容。组织小组讨论:(1)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什么?(2) 有哪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3.引导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总结核心与方法:- 核心:保持心情愉快。- 方法:(a) 转移注意力: 如听音乐、运动、做感兴趣的事。(强调选择健康方式)(b) 倾诉宣泄: 向信任的人(亲友、老师)倾诉烦恼。(c) 自我安慰/积极暗示: 理性看待问题,鼓励自己。 特别强调: 调节情绪的方法必须健康、安全、恰当。避免采用伤害自己(如暴饮暴食、自残)、伤害他人(如攻击行为)或危害社会(如破坏财物、吸毒酗酒)的不当方式。倾诉要注意对象、场合和方式,尊重他人。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核心内容:健康的定义、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重点是不良生活方式如烟酒的危害)、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保持身心健康(尤其是情绪调节方法)。强调:健康是宝贵财富,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是终身受益的投资,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做起。板书设计 第四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 什么是健康?身体 + 心理 + 社会适应 → 良好状态二、 生活方式影响健康 不良生活方式 (举例):- 不健康饮食 (高脂高糖、不规律) → 肥胖(BMI↑)- 缺乏运动- 吸烟- 酗酒 (实验:抑制水蚤心率 → 危害脑、肝、心、致癌、依赖)- 熬夜/作息紊乱- 沉迷网络/手机 后果: 增加“生活方式病”(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风险三、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要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坚持体育锻炼规律作息,充足睡眠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控制屏幕时间参与集体活动良好卫生习惯四、 保持身心健康 核心: 心情愉快 调节方法:- 转移注意力 (健康方式!)- 倾诉宣泄- 自我安慰/积极暗示教学反思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