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1章走近细胞【教材分析】教材在两个方面呈现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活动:细胞学说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以真实的情景贯穿整节内容,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连贯性。【学情分析】学生上节课已经通过自学学习了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并且正确理解了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本节课通过网络资源更加深对于细胞学说的理解。【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人体解剖图、阅读显微观察资料、观看受精卵分裂视频等活动,分析细胞学说建立过程,说出科学发现的特点,认识植物与动物在细胞水平上的统一性,认同细胞学说的重大意义。2、通过观察以冷箭竹和大熊猫为例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分别写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如动物、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3、通过模拟建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式的活动,分析细胞与组织、组织与器官、个体与种群、种群与群落之间等不同结构层次之间的构成关系,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学重难点】①重点 :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②难点 :体验生物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认同生物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曲折 。【新课导入】教师:高中生物的学习正式开始,我们首先来学习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的相关知识。教师:展示克隆猴的相关资料和相关图片,讲解克隆猴的研究成果。提出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1.比如为什么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而多细胞动植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2.为什么细胞的形态各异,但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基本结构?3.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师: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近细胞,探寻它的奥秘。教师:展示大熊猫和冷箭竹的照片,讲解他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教师:展示动植物细胞的示意图。教师: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教师:讲解:可以将大照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教师:刚刚提到了动植物细胞,我们仅凭肉眼是很难看清楚它的结构的。而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借助显微镜,人们看到了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小生物。(展示显微镜下的细胞的图片)教师:下面让我来学习细胞学说的有关知识。【新课讲解】(一)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师活动:利用课件展示单细胞以及动植物的图片,讲解每个细胞都相对独立地生活着,但同时又从属于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教师活动:展示缩手反射的图片,讲解缩手反射就是由系列不同的细胞共同参与完成的比较复杂的生命活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师活动:那么在多细胞生物体内,他们各自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都是什么?学生活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利用课件展示各个层次的名称以及概念,讲解动植物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区别。(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城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草履虫、松树、人,它们构成生命系统的层次相同吗?若不同,区别在哪里?(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吗?是生命系统吗?(2)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是哪一个?教师活动:讲解以上问题,讲解要点为:(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只具有细胞这一个结构层次;松树:是被子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人:具有上述所有层次(2)分子、原子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所以,不是生命系统。(3)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是细胞。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课本P7思考·讨论中的问题。教师活动:讲解要点为:1.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心肌细胞收缩舒张使得心脏得以搏动2.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些细胞含有叶绿体;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完成3.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是靠生殖细胞完成的。(通过上面3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是靠一个个细胞完成的。)4.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正因为有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才能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板书】【课后反思】本节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进入高中阶段,再次走近细胞,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较好高中生物的重要方法。教学中,从教材章首页以及我国科学家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克隆猴的图文材料入手,引发学生对细胞和生物学问题的关注,可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