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2课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2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2课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2.1.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活动1 新课导入
1.口算:
(1)2.5+(-3.6)=__-1.1__; (2)(-8)+3=__-5__;
(3)8+(-5)=__3__; (4)(-8)+0=__-8__.
2.化简下列各数:
-(-2)=__2__,-(+8)=__-8__,+(+5)=__5__,+(-3)=__-3__.
3.(1)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不变__,即a+b=__b+a__;
(2)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__不变__,即(a+b)+c=__a+(b+c)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31 探究.
提出问题:
(1)计算3-(-3)与3+(+3),它们的结果是否相同?
(2)再换几个不同的数试一试,结果如何?
(3)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32 思考.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__相反数__,即a-b=a+__(-b)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31 例4.
例2 已知一个数与3的和是-10,求这个数.
解:(-10)-3=(-10)+(-3)=-13.
答:这个数是-13.
例3 若a,b,c是有理数,|a|=3,|b|=10,|c|=5,且a,b异号,b,c同号,求a-b-(-c)的值.
解:因为|a|=3,所以a=3,或a=-3.因为|b|=10,所以b=10,或b=-10.
因为|c|=5,所以c=5,或c=-5.又因为a,b异号,b,c同号,
所以a=-3,b=10,c=5,或a=3,b=-10,c=-5.
当a=-3,b=10,c=5时,a-b-(-c)=-3-10-(-5)=-8;
当a=3,b=-10,c=-5时,a-b-(-c)=3-(-10)-[-(-5)]=8.
综上所述,a-b-(-c)的值为-8或8.
练习
1.教材P32 练习第1,2题.
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C)
 A.若a>0,b<0,则a-b>0
 B.若a<0,b>0,则a-b<0
 C.若a<0,b<0,则a-(-b)>0
 D.若a<0,b<0,且|a|>|b|,则|a-b|>0
3.最大的负整数减去最小的正整数的相反数,差为__0__.
4.-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3的相反数的绝对值的差是__-4__.
5.已知A,B,C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A:139 m,B:-127 m,C:-54 m,求三地之间的高度差分别为多少.
解:A与B:139-(-127)=266(m);
B与C:-54-(-127)=73(m);
A与C:139-(-54)=193(m).
◆活动5 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问题.
1.作业布置
(1)教材P34~35 习题2.1第3,4,6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通过具体例子体会合理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让加减混合运算变得简便.
3.借助数轴,思考、归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重点
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难点
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合理地进行混合运算.
◆活动1 新课导入
口算:(1)(-81)+(-29)=__-110__;     (2)(-17)+21=__4__;
(3)3.5+(-2.3)=__1.2__;     (4)(-13)+13=__0__;
(5)0-45=__-45__;     (6)(-6)-11=__-17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 km、下降3.2 km、上升1.1 km、下降1.4 km,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提出问题:
(1)本题求的是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那么飞机上升就加,下降就减,该如何列式?
(2)如果上升和下降的高度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求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该如何列式?
(3)比较(1)和(2),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32 例5.
提出问题:
(1)请谈谈例5是如何完成加减混合运算的;
(2)例5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3)式子“(-20)+(+3)+(+5)+(-7)”是如何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的,要注意什么?
(4)式子“-20+3+5-7”有哪两种读法?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__加法__运算,即a+b-c=__a+b+(-c)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33 例6.
例2 计算:
(1)7.8+(-1.2)-(-0.2);    
 
(2)-+--.
解:原式=---
=-
=-1.
例3 一家电脑公司仓库原有电脑100台,一个星期内调入、调出的电脑记录是:调入38台、调出42台、调入27台、调出33台、调出40台,则这个仓库现有电脑多少台?
解:由题意,得
 100+38-42+27-33-40
=100+38+27-42-33-40
=165-115
=50(台).
答:这个仓库现有电脑50台.
练习
1.教材P34 练习第1,2题.
2.不改变原式的值,将6-(+3)-(-7)+(-2)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是(C)
 A.-6-3+7-2 B.6-3-7-2
 C.6-3+7-2 D.6+3-7-2
3.下列关于算式-7-3的读法中,错误的是(C)
 A.-7与3的差 B.-7与-3的和
 C.-7与-3的差 D.-7减3
4.计算:
(1)(-3)-(-1.2)+(-2);
解:原式=-3+1-2
=(-3+1-2)+(-+-)
=-4-
=-4;
(2)(-0.3)+(-)-(-1).
解:原式=--+1
=(-+1)-
=1-
=.
◆活动5 课堂小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2)省略括号与加号;
(3)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的,使用运算律计算.
1.作业布置
(1)教材P35~36 习题2.1第5,7,8,9,10,13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