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第一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认识>、=和<《认识=和> <》这节课是冀教2024年新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的概念之后,进一步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知识点。本节课是在学生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并能用同样多、多、少表达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直观地、能够体验的数学活动,经历由两个数量多少的比较抽象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用符号表达的过程,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读法。了解符号表达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1.结合找座位的游戏,经历由数量的多少的描述抽象为数学符号表达的过程,培养符号意识。2.了解“=和> <”等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物品数量的多少。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初步体会”=和> <”等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的重要形式。重点:了解“=和> <”等符号的含义,掌握它们比较多少的方法。难点:会用“=和> <”这些符号表示物品数量的多少。情境导入出示图片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图中有什么?谁来说一说谁多,谁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通过数一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我们就能知道哪个多,哪个少。设计意图:复习比较多少的方法,为下面的新内容做铺垫。探究新知活动一:找座位出示图片师:每人坐在一把椅子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观察后自由说一说。(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师: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每人一把椅子不够坐,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试一试吧。说一说你的发现。生:小朋友有6个,椅子有5把,小朋友比椅子多,也就是6比5多,或者5比6少。师:用什么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认识=和> <。(板书课题)师:6比5大,可以用大于号表示。6大于5,还可以说5小于6……还可以用小于号表示。边板书。(> <)领读不等式。师: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如果增加一把椅子会怎么样?生:有6个小朋友,6把椅子。师: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可以用等式表示。6=6中间的符号叫做等号。边说边板书。领读等式。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中抽象出符号。效果评价:生生之间互相评价,并给出自己的想法。活动二:“=和> <”的写法师:我们学习了“=和>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的写法吧。课件出示。学生在课本上仿写设计意图:直接呈现书写范例,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如何正确书写。学生把握每个数字笔顺的方向、布局,既规范学生写字,又能使学生感受怎样书写才美观,养成认真仔细的书写习惯。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情况,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活动二:学习《大于号、小于号、等号》口诀儿歌开口在前大于号,尖尖在前小于号。两条横线等于号,嘴巴朝着大数笑。设计意图:利用儿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和> <”这些符号的认识。方便学生区别“=和> <”。效果评价:生生之间互相评价,并给出自己的想法。巩固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教材习题】试一试(1)你能举出用“>,<,=”表示的例子吗?(2)“>、<、=”这三个数学符号有什么特点?让同学们自主回答,教师总结。1.写一写同学们自己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并展示。2.在□里填上数,在○里填上>,< 或 = 。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交流展示。3.连一连,比一比。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交流展示。4.填( ),在□里填上数,在○里填上>,< 或 = 。5.拓展练习鸡蛋能放得下吗?填一填,圈一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感受用符号表示事物的多少。效果评价:根据不同难度的题挑选不同的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1.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数的大小。2.怎样运用“=和>、<”比较数的大小。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课后实践把今天学的儿歌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