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一年级上第一单元《几个和第几个》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一年级上第一单元《几个和第几个》教案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
第一单元 熟悉的数和加减法
几个和第几个
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熟悉的数和加减法》第1小节《认识1~9》中几个和第几个内容。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数字1~9,了解了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概念。内容编排生动有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幅动物比赛图,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观察、计数比赛名次的过程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区别,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在数学问题的设计上,将数的基础含义和序数含义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辨析、理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几”和“第几”含义的不同并能准确进行表达。
1.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区分基数和序数的不同。初步理解“数”可以表示物体有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通过具体情境,感知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掌握区分基数和序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探究活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认识几个和第几个。
难点: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什么项目?运动会上你得过第几名?
学生讨论交流,自由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吗?在美丽的大森里有一群可爱的的动物们,它们正在参加动物运动会。
多媒体出示动物赛跑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请你说一说。
生1:我看到动物们在参加跑步比赛。
生2:我看到参加比赛的小动物有羚羊、鸵鸟、小狗、小鹿和兔子。
师: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参加比赛?
生2:谁跑的最快 谁跑的最慢?
生2:小狗跑第几名?鸵鸟排第几?
师: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可真多!森林里有只小青蛙,它也有很多问题,也想知道动物们的比赛结果。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青蛙解决一下它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借助谈话和动物比赛图片情境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探究新知
活动一:给小动物排名
师:仔细观察图片,小青蛙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呢?请你说一说。
师:同学们先独自观察一下,然后前后桌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给动物们排排名,帮小青蛙解决问题吧。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先数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师: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
生:1、2、3、4、5,一共有5只。
师:那谁来排一排?谁是第一名?
生:羚羊是第一名。
师:你是怎么排的?
生:羚羊的跑在了最前边,是跑的最快的,所以从前往后,通过数数的方法,对它们进行排名,羚羊排在第1个,所以羚羊是第1名。
师:其它动物分别排第几名呢?
追问:请你来说一说,鸵鸟排第几名?
生:排第2名。从前往后数,我数了2个数,鸵鸟是第2只小动物,在第2个位置,排第2名。
师:你排的很准确,我们一起看下面这道题,请你读一读数学信息。
生:排在第5名的动物是谁?
师:谁来解答?
生1:是小兔子。
生2:从前往后数,数到了5,所以小兔子排第5名。
师:思路很清晰,回答的很准确,请同学们把老师做好的排名卡片贴在相应的小动物们的位置上。
(学生动手操作将卡片在黑板上排一排、贴一贴)
师:经过同学们一起探索交流,小动物的比赛结果终于出来了。这五只小动物的排名分别是什么?
生:羚羊是第1名,鸵鸟是第2名,小鹿第3名,小狗第4名,小兔子第5名。
师:你们是怎么排的?请你来总结一下。
生1:通过数数的方法排的,先确定数数的方向。
生2:确定好方向后,开始数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名。
师:请你继续仔细观察图片,再来回顾一下排名情况,我问同学们答。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生:5只
师:小兔子排第几名?
齐:第5名。
师:怎么都有“5”,一共有“5”只小动物”,小兔子排第“5”名,这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你想一想
学生思考后跟同学交流想法,说一说,议一议。
师:请你说一说。
生1:虽然都是数字“5”,但是含义不同。
生2:5只小动物中的“5”表示小动物们的数量,也就是小动物的总数。
生3:小兔子排第5,这里的“5”表示从1开始排名次,小兔子排在第5个。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完整,看来你们对“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理解的很透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青蛙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谁跑第一名,梅花鹿跑第几名?
生1:羚羊跑第一名。
生2:梅花鹿跑第3名。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用帮助小青蛙解决“排名”问题导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所有小动物排名次,学生通过数一数,排一排,感知几个和第几个的差别与联系,几个和第几个都可以用数来表示,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二:比较“几”和“第几”的不同。
师:我们在提数学问题时,说到了“几”只、“第几”名,那你们能讲一讲“几”和“第几”的区别吗?
学生交流后,举手分享自己的想法,师引导学生积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1:“几”表示人或者物的数量。
生2:“第几”表示人或物的次序。
生3:“几”表示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很多个。
生4:“第几”只能是具体的某一个。
师总结:“几”表示事物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多个。如“5只动物”中的“5”表示动物的数量是5。“第几”表示事物的次序或位置。无论第几,表示的事物个数都是1,如“小兔子排名第5”中的“第5”表示小兔子在赛跑序列中的位置是第5。
设计意图:通过对新知的学习和理解,边学边总结,经过观察、对比、探究、总结得出“几”表示事物的数量,第几表示事物确定的次序和位置。这个环节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区分和对比“几”和“第几”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巩固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
1.数一数。
2.数一数,填一填。
3.连一连。
4.没有标号的是第几节车厢?标上号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感受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会用几和第几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意识,引导学生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
课后活动
两人一组,一个人任意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另一个人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出这个同学的座位在班里的位置,看谁说的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