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课题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33-34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满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近似解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方程解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的精神,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学会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近似解。 难点:用“夹逼”方法估算方程的解,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幼儿园某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8 m,宽为5 m,现准备在地面的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18 m2的地毯,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 教师活动:对于前一课的这个问题,同学们能设法估计四周未铺地毯部分的宽度x(m)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教师板书课题: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教师通过上一课时的情境引出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1】 我们知道,x满足方程 (8-2x)(5-2x)=18。 教师活动:根据教科书设置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索所列方程的解。 (1)x可能小于0吗?可能大于4吗?可能大于2.5吗?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x不可能小于0,因为宽度不能为负;x不可能大于4,(8-2x)表示地毯的长,所以有8-2x>0;x不可能大于2.5,(5-2x)表示地毯的宽,所以有5-2x>0。 师生活动:教师可将问题分成多个对不同学生进行提问,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用字母表示的数要符合实际情况,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x的取值要满足的条件。 (2)你能确定x的取值范围吗? 预设:根据第(1)问的引导,学生很容易能得到x的取值范围为:0或 x123(x+6)2+7298113130
可以看出,x=1时x2+12x-15<0,x=2时x2+12x-15>0(或者x=1时(x+6)2+72<100,x=2时(x+6)2+72>100),据此猜测x在1和2之间。 师生活动:教师可提示学生根据前两问所得结果进行列表,类比探究1,对表格所填数据进行分析,有了探究1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完成。学生还可能会用其他方法猜测x的大致范围,如学生可能由(x+6)2+72=102,得(x+6)2=51,从而判断x+6在7和8之间,即x在1和2之间。对此,教师应予以鼓励。 (4)x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 预设:x的整数部分是1,十分位是1。 师生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估计,动手做一做,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基本思想。待大部分学生完成后,可让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换解题心得,再让学生代表展示,师生共同评议,最后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与教科书给出的求解过程进行对比,总结自己的问题。此外对估算的精度教师不应提出过高的要求,并可提倡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归纳总结】 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近似解的方法及步骤: (1)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大致取值范围,再通过具体的求值计算从两边接近方程的解,逐步求得符合精确度要求的方程的解的近似值,一般简称为“夹逼法”。 (2)步骤: 第一步: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 第二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x的大致取值范围; 第三步:在x范围内取整数值,能够使方程左边等于0,则这个数就是方程的一个解; 第四步:若在x的范围内取值,没有一个数能够使方程的左边为0,则找出值最接近0且小于0的数,这个数就是方程精确到十分位的取值。 重复以上步骤列表、计算、估计范围,直到找出符合要求的范围为止。 教师通过延续上一课时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促进学生对方程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初步估计范围、逐步逼近的过程,为后续其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本、样例。 根据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 通过总结,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近似解的估算方法,为后面的题目做铺垫。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例1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2=0的一个根为x=1,则实数m的值为( ) A. 4 B. -4 C. 3 D. -3 答案:D 变式训练 已知m是方程x2-3x-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2m2-6m的值为( ) A. 0 B. 2 C. -2 D. 4 答案:B 考点2 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例2 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可列表如下: x2.533.13.23.33.4x2+px+q-2.75-1-0.59-0.160.290.76
则方程x2+px+q=0的正数解满足( ) A. 解的整数部分是3,十分位是1 B. 解的整数部分是3,十分位是2 C. 解的整数部分是3,十分位是3 D. 解的整数部分是3,十分位是4 答案:B 变式训练 探索一元二次方程x2+3x-5=0的一个正数解的过程如下表: x-101234x2+3x-5-7-5-151323
可以看出方程的一个正数解应介于整数a和整数b之间,则a+b的值为_______。 答案:3 通过例题和变式训练的讲解,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近似解的理解,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差缺补漏。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k=0的一个根是2,则k的值是( ) A. -2 B. 2 C. 1 D. -1 答案:C 2. 若a是方程2x2-x-3=0的一个解,则6a2-3a的值为( ) A. 3 B. -3 C. 9 D. -9 答案:C 3. 若正数x满足x2=3,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1.7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探索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步骤,以及在求解(或近似解)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6.布置作业 课本P35习题2.2中的T1、T2、T3。 课后练习巩固,让所学知识得以运用,提高计算能力和做题效率。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估算”在求解实际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方程时应用广泛。在本节课中让学生体会用“夹逼”方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近似解的方法。教学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注重合作交流,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