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 教学设计(5课时)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 教学设计(5课时)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
1.2.1 有理数的概念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相关概念.
2.了解有理数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并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正确分类.
◆活动1 新课导入
1.正数:__大于0的数__叫作正数;负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符号__“-”__的数叫作负数;π是__无限不循环__小数.
2.若向南走10 m记作-10 m,则+5 m表示__向北走5_m__.
3.下列各数:-20,5,-,0.23,-0.04,0,-6,8,.其中,正数有__4__个,负数有__4__个,整数有__5__个.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7 内容.
提出问题: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2)所有的正整数组成什么数的集合?所有的负整数组成什么数的集合?
(3)任意一个小数都能化成分数吗?
(4)什么叫整数?什么叫分数?什么叫有理数?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有理数可以如何分类?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__正整数__、__0__、__负整数__统称为整数;__正分数__、__负分数__统称为分数.
2.可以写成__分数__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3.有理数的分类:
按符号分:
有理数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在数-5,,0,-0.24,7,4 076,-,-2中,正数有__,7,4_076__,负数有__-5,-0.24,-,-2__,整数有__-5,0,7,4_076,-2__,分数有__,-0.24,-__,有理数有__-5,,0,-0.24,7,4_076,-,-2__.
例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B.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统称为有理数
C.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D.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例3 观察下面一列数,探求其规律:
,-,,-,,-,…
(1)写出第7,8,9项的三个数;
(2)第2 024个数是什么?
(3)如果这一列数无限排列下去,与哪两个数越来越接近?
解:(1),-,;
(2)-;
(3)如果这一列数无限排列下去,与1和-1越来越接近.
练习
1.教材P8 练习第1,2,3题.
2.有理数:-7,3.5,-,1,0,中,正分数有(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有理数
 C.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这五类数
 D.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为负有理数
4.将下面一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圈内:
 -0.6,-8,+2.1,-809,-2,89.9,0,4.
 (1) (2)
      
◆活动5 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概念.
2.有理数的分类.
1.作业布置
(1)教材P16 习题1.2第1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1.2.2 数轴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3.经历学习数轴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重点
数轴的概念与应用.
▲难点
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活动1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在一个大年夜森林里,一群动物正在玩寻宝游戏,裁判大象介绍游戏规则:寻宝必须按照寻宝图,而寻宝图分成四份,藏在一条路(东西向)旁的四棵树的周围,它们分别是距现场向东300 m的柳树,向东750 m的杨树,向西460 m的槐树和向西800 m的松树.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动物们画图描述这些位置从而快速地找到宝物吗?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8 问题.
提出问题:
(1)怎样简明地表示出图中的柳树、槐树、电线杆、交通标志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
(2)你能说出图1.2-1中各数的实际意义吗?
(3)你还能列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并用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9 思考.
提出问题:
(1)图1.2-3和图1.2-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什么叫作数轴?一条数轴要具备哪几个要素?
(3)什么叫作原点?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什么数?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什么数?
(4)数轴上每个数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数轴:规定了__原点__、__正方向__和__单位长度__的直线叫作数轴.
2.数轴上点的表示: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的__正__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__a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的__负__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__a__个单位长度.
强调:(1)数轴的三要素:__原点__、__正方向__、__单位长度__;
(2)画数轴时不要忘了用箭头表示方向.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1)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0.1,±0.5,±0.75;
(2)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1 000,5 000,-2 000;
(3)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4)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
解:如图:
(1);
(2);
(3);
(4).
例2 如图.
(1)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5,-,-5,3.
解:(1)点A表示-2.5,点B表示-1,点C表示0,点D表示5;
(2)如图.
例3 一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这个点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多少呢?如果按上面的移动规律,最后得到的点是2,则开始时它表示什么数?
解:-2;-1.
练习
1.教材P11 练习第1,2,3,4题.
2.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4.如果把原点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长度,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C)
 A.-5 B.-4 C.-2 D.2
3.在数轴上,表示数-3,2.6,-,0,4,-2,-1的点中,在原点右边的点有__2__个.
◆活动5 课堂小结
1.数轴的概念——三要素.
2.能写出数轴上某点表示的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已知的有理数.
1.作业布置
(1)教材P17 习题1.2第2,6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1.2.3 相反数
1.了解相反数的概念,能求出一个数的相反数.
2.初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
理解相反数的意义.
▲难点
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多重符号.
◆活动1 新课导入
演示活动:要一个学生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
提出问题:如果向前为正,向后为负,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各记作什么?
答:向前走5步记作+5,向后走5步记作-5.
走2步呢?走4步呢?如果将这两个数表示在数轴上会有什么发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1 探究.
提出问题:
(1)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几个?这些点分别表示什么数?这些数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如果a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a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有什么关系?
(3)什么叫作相反数?任何一个数都有相反数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化简下列各数:
(1)-(-8)=__8__; (2)-(+15)=__-15__;
(3)-[-(+6)]=__6__; (4)+(+)=____.
提出问题:
(1)通过化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你能解释等式-(-3)=3为什么成立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只有__符号__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a的相反数为__-a__.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__0__.
3.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__-__”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双重符号化简规则为:同号得__正__,异号得__负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1)7; (2)+6.3; (3)-3; (4)+(-); (5)-(+3); (6)-(-2.6).
解:(1)-7;(2)-(+6.3)=-6.3;(3)-(-3)=3;(4)-[+(-)]=;(5)-[-(+3)]=3;(6)-[-(-2.6)]=-2.6.
例2 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把所有的数(包括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4.5),0,-(+3).
解:它们的相反数分别是-4,,-,4.5,0,3.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
例3 数轴上,点A表示+4,点B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且点C到点A的距离为2,则点B和点C各对应的是什么数?
解:点B对应的数是-2或-6,点C对应的数是2或6.
练习
1.教材P12 练习第1,2,3,4题.
2.如图,点A,B,C,D表示的数中,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是(C)
 A.点A与点B B.点B与点C
 C.点A与点D D.点B与点D
3.如图,图中数轴(缺原点)的单位长度为1,点A,B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C)
 A.2 B.-4 C.-1 D.0
4.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5,B,C两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B到点A的距离为4,求B,C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什么?
解:因为点A表示的数为-5,点B到点A的距离为4,所以点B表示的数为-9或-1.又因为B,C两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所以点C表示的数为9或1.
◆活动5 课堂小结
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多重符号的化简.
3.运用相反数解决问题.
1.作业布置
(1)教材P17 习题1.2第3,8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1.2.4 绝对值
1.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使学生学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得出绝对值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
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
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
◆活动1 新课导入
1.-10的绝对值是__10__.
2.-2,4,-,0,2 024的绝对值分别是什么?
答:-2的绝对值是2;4的绝对值是4;-的绝对值是;0的绝对值是0;2 024的绝对值是2 024.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3 内容.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0除外)在数轴上表示,各在数轴的哪一部分?
(2)+10,-10在数轴上表示它们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2)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3)由此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__原点__的距离叫作数a的绝对值,记作__|a|__,读作__a的绝对值__.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__它本身__;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__它的相反数__;0的绝对值是__0__.即
(1)如果a>0,那么|a|=a;
(2)如果a=0,那么|a|=0;
(3)如果a<0,那么|a|=-a.
3.(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__非负数__;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非负数__;
(3)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__非正数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8; (2)-7.2; (3)0.
解:(1)=8;(2)|-7.2|=7.2;(3)|0|=0.
例2 计算:
(1)|-18|+|-6|;
(2)×.
解:(1)原式=18+6=24;
(2)原式=×=.
练习
1.教材P14 练习第1,2,3,4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B.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C.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正数
 D.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两个,分别是0和1
3.下列各式中,不成立的是(D)
 A.|-5|=5 B.-|5|=-|-5|
 C.|+5|=5 D.-|-5|=5
4.若|a|=8,则a=__±8__;若|-a|=8,则a=__±8__;若|a|=|-8|,则a=__±8__.
5.蜗牛从点O开始沿东西方向直线爬行,规定向东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西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cm):+5,-3,+10,-8,+12,-6,-10.在爬行过程中,如果每爬1 cm奖励一粒芝麻,则蜗牛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
解:1×(|+5|+|-3|+|+10|+|-8|+|+12|+|-6|+|-10|)=1×(5+3+10+8+12+6+10)=54(粒).
答:蜗牛一共得到54粒芝麻.
◆活动5 课堂小结
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作数a的绝对值,记做|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用符号表示为:
|a|=或|a|=
1.作业布置
(1)教材P17 习题1.2第4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1.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理解并掌握两个负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通过对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重点
运用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难点
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活动1 新课导入
1.想一想:
天气预报显示哈尔滨、北京、广州、武汉、上海5个城市和它们对应的这一天的最低气温分别为-20 ℃,-10 ℃,10 ℃,5 ℃,0 ℃.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填空:比较这一天下列两个城市间最低气温的高低(选填“高于”或“低于”)和所对应的数的大小(选填“>”或“<”).
广州__高于__武汉,广州__高于__上海,上海__高于__北京,武汉__高于__哈尔滨,北京__高于__哈尔滨.
10__>__5,10__>__0,0__>__-10,5__>__-20,-10__>__-20.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4 思考.
提出问题:
(1)这14个温度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
(2)你能将这7天的最低温度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并把它们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3)观察你所排列的顺序和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4)除了用数轴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外,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大小的方法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15 思考.
提出问题:
(1)正数与0,正数与负数,0与负数的大小关系如何比较?
(2)两个负数,如何比较大小?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__从小到大__的顺序.
注意: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左边的数__小于__右边的数.
2.一般地,
(1)正数__大于__0,0__大于__负数,正数__大于__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__反而小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画一条数轴表示下列各数,并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2,-4.5,0,,-0.5,-.
解: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
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4.5<-0.5<-<0<<2<.
例2 有理数x,y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在数轴上表示-x,-y;
(2)试把x,y,0,-x,-y这五个数用“>”连接起来.
解:(1)如图所示;
(2)x>-y>0>y>-x.
例3 如果|a|=4,|b|=3,且a>b,求a,b的值.
解:因为|a|=4,所以a=4,或a=-4.
因为|b|=3,所以b=3,或b=-3.
因为a>b,所以a=4,b=3,或b=-3.
练习
1.教材P16 练习第1,2,3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有最小的正数,没有最小的负数
 B.有最大的负数,没有最小的负数
 C.有最小的正数,也有最大的负数
 D.既没有最大的负数,也没有最小的正数
3.比较-,-,的大小,结果正确的是(A)
 A.-<-< B.-<<-
 C.<-<- D.-<-<
4.已知a,b为有理数,且a>0,b<0,a<|b|,则a,b,-a,-b的大小关系是(A)
 A.b<-a<a<-b B.-a<a<b<-b
 C.-a<b<a<-b D.-b<-a<a<b
5.已知A,B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设点A,B,C对应的数分别为a,b,c.
(1)点C在什么位置时,a>c>0
(2)点C在什么位置时,a>c>b
(3)点C在什么位置时,a>b>c
(4)点C在什么位置时,c>a>b
解:(1)点C在原点和点A之间时,a>c>0;
(2)点C在A,B两点之间时,a>c>b;
(3)点C在点B的左侧时,a>b>c;
(4)点C在点A的右侧时,c>a>b.
◆活动5 课堂小结
1.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运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作业布置
(1)教材P17 习题1.2第5,7,9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