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活动1 新课导入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定义是什么?答: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与0的加法运算,引入负数后,怎样进行加法运算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活动2 探究新知教材P25~27 内容.提出问题:(1)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5 m,再向右移动3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2)一个物体先向左移动5 m,再向左移动3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3)一个物体先向左移动3 m,再向右移动5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4)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3 m,再向左移动5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5)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5 m,再向左移动5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6)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多少?(7)你能归纳一下有理数加法法则吗?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__相同__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__大__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__较大__者与__较小__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0__.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__这个数__.4.(1)若a>0,b>0,则a+b__>__0; (2)若a<0,b<0,则a+b__<__0; (3)若a>0,b<0,且|a|>|b|,则a+b__>__0; (4)若a>0,b<0,且|a|<|b|,则a+b__<__0.◆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27 例1.例2 计算:(1)(+3)+(+8); (2)(+)+(-);(3)(-3)+(-3.5); (4)-3.4+4;(5)(-2.8)+2.8; (6)|(-19)+8.3|.解:(1)原式=+(3+8)=11;(2)原式=-(-)=-;(3)原式=-(3.5+3.5)=-7;(4)原式=+(4-3.4)=0.6;(5)原式=0;(6)原式=|-(19-8.3)|=|-10.7|=10.7.例3 一只蜗牛爬树,白天向上爬了1.5 m,夜间向下爬了0.3 m,白天和夜间一共向上爬了多少米?解:规定向上为正,向下为负,1.5+(-0.3)=+(1.5-0.3)=1.2(m).答:蜗牛白天和夜间一共向上爬了1.2 m.练习1.教材P28 练习第1,2,3,4题.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D) A.(-2)+(-2)=0 B.(-6)+(+4)=-10 C.(+12)+(+3)=-15 D.(+21)+(-2)=193.有下列说法:①若两个加数都是正数,其和一定为正数;②若两个数的和是正数,则这两个加数一定都为正数;③若两个加数都是负数,其和一定为负数;④若两个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加数一定都为负数.其中,正确的有(C)A.0个 B.1个 C.2个 D.3个4.A地的海拔为-21 m,B地的海拔比A地高68 m,则B地的海拔为__47__m.5.已知m,n,x都是有理数,且m,n互为相反数,x的绝对值等于6,试求m+n+x的值.解:因为m,n互为相反数,所以m+n=0.又因为x的绝对值等于6,所以x=-6,或x=6.当x=-6时,m+n+x=0+(-6)=-6;当x=6时,m+n+x=0+(+6)=6.综上所述,m+n+x的值为-6或6.◆活动5 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问题.1.作业布置(1)教材P34,P36 习题2.1第1,11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1.学会把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运用到运算中.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在实际中的应用.▲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运用.▲难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活动1 新课导入(1)(-4)+(-7)=__-11__; (2)0+(-)=__-__;(3)-+=__0__; (4)67+(-73)=__-6__;(5)(-3.8)+(+4.9)=__1.1__.◆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P28 探究.提出问题:(1)计算30+(-20)和(-20)+30,它们的结果相同吗?(2)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结果如何?(3)通过以上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换两个加数,是否仍然满足上述规律?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29 探究.提出问题:(1)计算[8+(-5)]+(-4)和8+[(-5)+(-4)],它们的结果相同吗?(2)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结果如何?(3)通过以上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学习这种运算律有什么好处?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不变__,即a+b=__b+a__.2.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__不变__,即(a+b)+c=__a+(b+c)__.◆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29 例2.例2 教材P29 例3.例3 计算:(1)(-46)+(+25)+(-54)+(-25);解:原式=[(-46)+(-54)]+[(+25)+(-25)]=-100+0=-100;(2)4.1+(+)+(-)+(-10.1).解:原式=[4.1+(-10.1)]+[(+)+(-)]=(-6)+(+)=-5.5.练习1.教材P30 练习第1,2,3题.2.计算(-)++(-)+(+)时,下列所运用的运算律恰当的是(B) A.[(-)+]+[(-)+(+)] B.[+(-)]+[(-)+(+)] C.(-)+[+(-)]+(+) D.以上都不对3.绝对值小于2 024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0__.4.用简便方法计算:(1)23+(-17)+6+(-22);(2)1+(-)++(-);(3)1.125+(-3)+(-)+(-0.6);(4)(-2.48)+(+4.33)+(-7.52)+(-4.33).解:(1)原式=(23+6)+[(-17)+(-22)]=29+(-39)=-10;(2)原式=(1+)+[(-)+(-)]=+(-)=;(3)原式=[1.125+(-)]+[(-3)+(-0.6)]=1-4=-3;(4)原式=[(-2.48)+(-7.52)]+(4.33-4.33)=-10+0=-10.◆活动5 课堂小结1.有理数加法运算律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实际应用.1.作业布置(1)教材P34 习题2.1第2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