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有理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3课时)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 有理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3课时)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2.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
2.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熟练进行除法运算.
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活动1 新课导入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4,3,-2,-,1.
解:上面各数的倒数分别是-,,-,-,.
◆活动2 探究新知
教材P43~44 例4以上内容.
提出问题:
(1)我们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怎么把一个有理数除法变成有理数的乘法?
(2)在有理数的除法中,0可以作为被除数和除数吗?为什么?
(3)两数相除,商的符号与两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4)分数线可以代表什么?
(5)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倒数__,即a÷b=__a·(b≠0)__.
2.两数相除,同号得__正__,异号得__负__,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_0__.
4.分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分数线代表除号.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44 例4.
例2 教材P44 例5.
例3 计算:
(1)(-0.33)÷(-)÷(-11);
解:原式=-(×3×)
=-;
(2)(-2)÷(-1)÷(-1).
解:原式=-(××)
=-.
练习
1.教材P45 练习第1,2题.
2.如果a+b<0,且>0,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B)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3.当a=-3,b=-2,c=5时,a÷|b|÷c的值为(B)
 A.-1 B.- C. D.1
4.已知|x|=4,|y|=,且xy<0,则的值等于__-8__.
5.在如图所示的运算流程中,若输出的数y=-3,则输入的数x的值为__-6或-7__.
◆活动5 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2.化简带“-”的分数.
1.作业布置
(1)教材P48 习题2.2第6,7,8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1.能够将乘除混合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2.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简便运算.
3.能够利用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和运算律熟练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
运用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活动1 新课导入
1.回顾乘法和除法法则.
2.回顾小学学过的乘除混合运算.
3.计算:
(1)÷(-);(2)12×21÷;(3)×();
(4)(-3)××(-)×(-)×(-8)×(-1).
◆活动2 探究新知
教材P45 例6.
提出问题:
(1)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时,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的依据是什么?
(2)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转化成__乘法__,然后确定积的__符号__,最后求出结果.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计算:
(1)-2.5÷×(-);
解:原式=-××(-)
=××
=1;    
(2)(-)÷(-)×(-1).
解:原式=(-)×(-)×(-)
=-(××)
=-4.
例2 计算:
(1)×(-18)÷(-3);
解:原式=×18×
=16;  
(2)(-81)÷2×÷(-16);
解:原式=81×××
=1;
(3)3×(3÷7)×÷1.
解:原式=×××
=.
练习
1.教材P47 练习第1题.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若ab>0,则>0 B.若<0,则ab<0
 C.若ac<0,>0,则b<0 D.若ac>0,bc>0,则abc>0
3.若|a|=2,|b|=,则a÷b×等于(C)
 A.±2 B.±4 C.±8 D.-4或-2
4.计算(-7)×(-6)×0÷(-42)的结果是__0__.
5.已知C==3,C==10,C==15,…,观察以上计算过程,寻找规律计算C=__28__.
6.计算:
(1)(-2)×(-1)÷(-1);
解:原式=-(××)
=-;
(2)1÷(-10)×(-3)÷(-3).
解:原式=×(-)×(-)×(-)
=-[(×)×(×)]
=-(×)
=-.
◆活动5 课堂小结
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化除为乘,先定号后算值.
1.作业布置
(1)教材P48~49 习题2.2第9,12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谨慎进行,最后要有验算的好习惯.
3.培养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
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及符号的确定方法.
◆活动1 新课导入
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____a+b=b+a____;
加法结合律:____(a+b)+c=a+(b+c)____;
乘法交换律:____ab=ba____;
乘法结合律:____(ab)c=a(bc)____;
分配律:____a(b+c)=ab+ac__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46 例7.
提出问题: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与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一样吗?
(2)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3)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46 例8下面部分.
提出问题:
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与小学所学的混合运算一样,按照“先__乘除__,后__加减__”的顺序进行,有括号的要先算__括号里面的__.
2.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按式子所表示的顺序输入,特别注意符号键的使用.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46 例8.
例2 计算:
(1)(-3)×(-1)-2÷(-3);
解:原式=×+×
=+
=;
(2)-×(-)×÷(-).
解:原式=(-)×××
=(-)×
=×-×
=3-
=.
练习
1.教材P47 练习第2,3题.
2.计算(-6)÷×-的结果等于(C)
 A.0 B.-7 C.-18 D.15
3.在算式1-|-2□3|中的“□”里,填入一个运算符号,使得算式的值最小,则这个符号是(C)
 A.+ B.- C.× D.÷
4.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2,则+cd-x=__-1或3__.
5.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1+5÷(-)×(-6);
解:原式=-1+5×(-6)×(-6)
=-1+180
=179;
(2)-8-[-7+(1-×1.2)÷(-3)].
解:原式=-8-[-7+(1-)×(-)]
=-8-(-7-)
=-8+7
=-.
◆活动5 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4.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1.作业布置
(1)教材P48~49 习题2.2第10,11,13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