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62-63页。
内容简析
通过马戏团演员选帽子和裤子搭配、从清风桥经过湖心亭到明月桥的路线选择等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搭配问题。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操作(摆一摆)到用不同方式(文字、图形、字母等)表示搭配方法,再到总结规律、解决类似路线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有序思考在解决组合问题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熟练运用有序思考的方式解决搭配问题;能用直观、恰当的方式(如连线、列表、字母表示等)表示搭配方案,并能正确计算搭配的总数。
2.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符号意识。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有序思考的方法,准确找出并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案,理解搭配问题的解决策略。
2.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不同情境下的搭配问题,理解搭配问题中乘法原理的初步思想(虽然不提及概念,但要让学生体会这种规律)。
教法与学法
1.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搭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搭配方法;结合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共同探究搭配规律。
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中分享想法、互相启发,完善自己的认知;指导学生反思总结,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教师活动:
(1)出示:呈现马戏团表演的热闹场景图,重点突出演员准备挑选帽子和裤子进行表演的画面,展示2顶不同的帽子和3条不同的裤子。
(2)提问:同学们,看这张图,马戏团 ( coco: / / sendMessage ext={"s$wiki_link":"https: / / m. / wikiid / 3980499083823111984"}&msg=%E9%A9%AC%E6%88%8F%E5%9B%A2" \t "https: / / www. / thread / _blank )的演员要表演啦,得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这里有 2顶帽子和3条裤子,那大家想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呀?
(3)引导:生活中像这样选东西搭配的情况可不少呢,比如我们穿衣服时选上衣和裤子的搭配。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 “搭配中的学问”,看看怎么把这些搭配方法都找出来。
(4)分享:一些有趣的搭配小故事,比如不同风格的服装搭配能带来不同的效果,引发学生对搭配问题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马戏团表演情境图和提问,引发学生对搭配问题的思考,再结合生活中的搭配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本节课内容。】
学生活动:
(1)看一看:认真观察图片中帽子和裤子的样子和数量。
(2)说一说:积极发言,大胆猜测可能的搭配方法数量,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搭配情况。
(3)想一想:思考如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例 1:可以怎样搭配呢?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活动:
(1)给每个小组发放印有帽子和裤子图案的卡片(对应教材附页2中图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摆卡片的方式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提问:同学们,现在大家手里有帽子和裤子的卡片,开始摆一摆吧。摆完后想一想,怎样摆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搭配方法呢?
(3)引导: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摆卡片的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如提醒学生可以先固定一顶帽子,再依次搭配不同的裤子。
(4)展示: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搭配方法,分享是如何摆放卡片的。
(5)点评和总结:对小组代表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如先选第一顶帽子,分别和三条裤子搭配,再选第二顶帽子进行搭配,这样就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摆卡片,让学生亲身体验搭配过程,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再通过小组展示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理解有序思考在搭配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活动:
(1)做一做:小组内成员合作,用卡片认真摆出不同的帽子和裤子搭配方法。
(2)说一说:小组内交流摆放卡片的顺序和方法,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并分享搭配过程。
(3)想一想:思考教师强调的有序思考方法,理解其在搭配中的优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和交流中深化对搭配方法的理解。】
例 2:你能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吗?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摆卡片,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示搭配方法,如文字描述、画图(连线、画简单图形)等。
(2)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用卡片摆出了搭配方法,那现在能不能用其他方式把这些搭配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大家可以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3)巡视:学生的表示方法,发现不同的表示形式,如有的学生用文字一一列举,有的学生用连线的方式连接帽子和裤子图案等。
(4)展示:请几位用不同表示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是如何表示搭配的。
(5)点评和总结:展示多种表示方法的示例,强调每种方法的特点和优势,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且清晰的方式表示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表示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符号意识;再通过学生展示和教师总结,让学生了解多种表示搭配的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
(1)想一想:认真思考可以用来表示搭配方法的不同形式。
(2)做一做:在练习本上用自己想到的方式表示帽子和裤子的搭配方法。
(3)说一说: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全班介绍表示搭配的思路和方法,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展示和教师的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提升对搭配问题的理解和表示能力。】
例 3:可以用字母表示帽子和裤子,想一想,练一练。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帽子和裤子的示例,如用A1、A2表示帽子,B1、B2、B3表示裤子,提问:同学们,看老师这样用字母来表示帽子和裤子,你们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那怎么用这些字母来表示搭配方法呢?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进行连线来表示搭配,组织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用字母表示并连线。
(3)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如提醒学生按照有序的方式进行连线,先从A1开始分别与B1、B2、B3连线,再用A2进行同样操作。
(4)分享: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用字母表示和连线的结果,分享思考过程。
(5)点评和总结:强调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和规范性,说明这种方法在解决更复杂搭配问题时的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用字母表示搭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再通过引导练习、学生展示和教师总结,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搭配的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组合问题奠定基础。】
学生活动:
(1)看一看:认真观察教师在黑板上用字母表示帽子和裤子的示例。
(2)想一想: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搭配方法并进行连线。
(3)做一做:在练习本上用字母表示帽子和裤子,并进行连线表示搭配。
(4)说一说:上台展示自己的字母表示和连线结果,分享思考过程,听取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意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提升对抽象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4:挑战升级:从清风桥经过湖心亭到明月桥,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想一想,做一做。
教师活动:
(1)出示:从清风桥经过湖心亭到明月桥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从清风桥到湖心亭的路径(A1、A2)和从湖心亭到明月桥的路径(B1、B2、B3、B4)。
(2)提问: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这张路线图,从清风桥经过湖心亭到明月桥,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呢?大家可以结合前面学的搭配方法来想一想。
(3)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用有序的方式找出所有路线,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连线、字母表示等)来表示路线。
(4)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如可以先确定从清风桥到湖心亭的一条路线,再分别与从湖心亭到明月桥的路线进行搭配。
(5)分享: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分享找出路线的方法和过程。
(6)点评和总结:强调在解决这类路线搭配问题时,同样要运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先确定一个阶段的选择,再与下一个阶段的选择进行组合,得出所有可能的路线。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新的路线搭配情境,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搭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和教师总结,强化学生对有序思考方法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搭配问题的理解。】
学生活动:
(1)看一看:仔细观察路线图,明确从清风桥到湖心亭以及从湖心亭到明月桥的不同路径。
(2)议一议:小组内热烈讨论找出不同路线的方法,分享各自的思路。
(3)做一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在练习本上连线、用字母表示等)找出并表示从清风桥经过湖心亭到明月桥的所有路线。
(4)说一说: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和找出路线的方法,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教师的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和交流中提升对搭配问题的应用水平。】
例 5:回顾反思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大家想想,在找搭配方法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呀?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思考并总结在解决搭配问题时的经验和方法,如有序思考的好处,不同表示方法的适用场景等。
(3)分享: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交流的总结结果。
(4)补充和完善: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有序思考是解决搭配问题的关键,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呈现搭配方案,鼓励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方法。
(5)拓展提问:大家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学的搭配知识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回顾和小组交流,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通过拓展提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生活动:
(1)想一想: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程,思考在解决搭配问题时的关键方法和要点。
(2)议一议:小组内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说一说: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交流的总结结果,听取其他小组的分享和教师的点评。
(4)思一思:思考教师提出的拓展问题,积极发言分享生活中可能用到搭配知识的场景,如选择不同的文具组合、安排不同的课程表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应用意识 ( coco: / / sendMessage ext={"s$wiki_link":"https: / / m. / wikiid / 1112805833822219792"}&msg=%E5%BA%94%E7%94%A8%E6%84%8F%E8%AF%86" \t "https: / / www. / thread / _blank ),让学生在反思和交流中提升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要求:呈现新的搭配问题情境,如早餐搭配(2种饮品和 4种点心,任选一种饮品和一种点心,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服装搭配(3件上衣和3 条裙子,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等,让学生独立思考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连线、字母表示、文字列举等)解决问题,然后同桌间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巩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有序思考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熟练运用不同的表示方式呈现搭配方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我检查能力。】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 “搭配中的学问”,知道了在找帽子和裤子搭配、路线选择等问题的答案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方法。我们还学会了用文字、画图、字母等不同方式来表示搭配。后面我们还会遇到更复杂的搭配和组合问题,比如更多物品的搭配、不同条件下的排列等。大家回去要好好复习今天的内容,也可以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搭配问题,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去解决,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哦。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搭配知识,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还不够到位。在今后教学中,要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和活动形式,如引入更多有趣的生活实例、开展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六、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一、搭配方法: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二、表示方式:摆卡片、文字、画图、字母
三、路线问题:
清风桥 - 湖心亭 - 明月桥:有序组合
延学:更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如数字的排列、不同元素的组合等,以及在概率问题中运用组合知识进行计算。
复习:分类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分类思想,对事物的组合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学习:系统学习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掌握用多种方式表示搭配方案,理解搭配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