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病毒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病毒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课题:病毒
提供者: 单位: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发现过程、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病毒等方面的知识点。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认识到病毒不仅会引发疾病,还可以在疫苗接种、基因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并培养他们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形成对病毒生命现象的科学认知。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病毒的结构、分类及其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病毒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4)态度责任:关注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树立科学防治病毒的态度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细胞结构的区别,能够通过实例分析病毒的非细胞结构特性。 (2)掌握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包括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疫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吃过一种叫做 “糖丸” 的东西?请吃过 “糖丸” 的同学举手。(学生举手)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吃 “糖丸” 有什么作用吗?(生: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非常正确,吃 “糖丸” 是为了预防小儿麻痹症。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 “糖丸” 可以预防这种疾病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1.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下病毒的一些基本特征。谁能说说你知道的病毒有哪些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观点。) 教师:非常好,大家提到的病毒小得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图片和资料来详细了解病毒的结构和特征。 教师展示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的图片,并讲解病毒的大小和结构。 教师: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大约只有几百纳米的大小。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类比:假设篮球是细菌,那么病毒就像一个小颗粒,而摩天大厦则是我们的细胞。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思考,加深对病毒尺寸的理解。) (2)病毒引起的疾病 教师:病毒不仅小,而且对人体和动植物都有很大的危害。你们知道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学生自由发言,列举出多种疾病,如流感、艾滋病、肝炎等。) 教师:非常好,这些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一种 —— 艾滋病。 (3)艾滋病的预防 教师: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是由HIV 病毒引起的。谁知道艾滋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生: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故事讲述:一个真实的艾滋病病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家庭和社会面临的困境。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艾滋病带来的危害。) 教师:那么,如何预防艾滋病呢?(生: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不共用针头,进行 HIV 检测等。) 教师:非常好,这些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种常见的疾病 ——小儿麻痹症。 (4)小儿麻痹症的预防 教师: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 “糖丸”?(生:“糖丸” 是减毒病毒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 教师:非常正确,“糖丸” 实际上是一种口服的减毒病毒疫苗,通过接种它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 2. 病毒的发现过程 教师:那么,病毒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述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了病毒的存在。 (教师简要介绍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了病毒的存在。) 教师:病毒的发现过程说明了病毒具有什么特征?(生:病毒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依赖活细胞生存。) 3. 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的结构 教师:病毒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病毒结构图,详细介绍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教师: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病毒是如何生活的。 (2)病毒的生活方式 教师: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以大肠杆菌噬菌体为例,让我们看一下病毒是如何侵染宿主细胞的。 (教师播放动画,展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附着→注入遗传物质→复制→释放。) 教师: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病毒是如何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繁殖的。那么,病毒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符合生物的一些特征,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 4. 病毒的分类 教师: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病毒可以分为三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谁能说说这些病毒分别寄生在什么样的细胞内?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动物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细菌病毒(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5.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病毒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疾病,但同时也可以造福人类。谁能说说病毒在哪些方面可以为人类带来益处?(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病毒可以用于疫苗制备、基因治疗,以及转基因技术等。) 教师:举例来说,我们经常提到的肝炎疫苗中就含有病毒成分。谁能说说肝炎疫苗的作用?(生:预防肝炎。) 教师:很好,肝炎疫苗中的病毒经过处理,失去了致病性,但仍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预防肝炎。同样,其他类型的病毒也可以用于类似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病毒的特征、发现过程、结构和生活方式,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病毒虽然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疾病,但通过科学技术,我们也可以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病毒的研究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教师:最后,我想问一下,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想了解的内容吗?(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课后作业
(1)整理并描述病毒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列举三个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案例。 (2)解释病毒的结构以及它是如何在活细胞内生活的,并讨论病毒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