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课题: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提供者: 单位: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如何从远古时代一步步发展至今。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人类与类人猿之间的亲缘关系、人类进化的几个关键阶段,以及这些阶段中人类特征的变化和意义。通过对比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变,例如两足直立行走和手的进化等。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比如在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特征时进行推理分析。同时,学生将学会如何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从而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此外,课程中的小组讨论和自我探索环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列举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形成对生命起源与发展的科学认知。 (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现代类人猿与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培养分析、归纳和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主要阶段,提升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进行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 (4)态度责任:通过探讨人类进化过程中手进化的意义,树立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责任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实验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人类与类人猿的相似性与差异,并能够从进化角度分析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掌握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能够结合化石证据和文化遗物,分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证据意识。 (3)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能够结合真实情境(如工具使用、语言发展等)分析劳动对人类体质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纪录片。(视频播放) 【学生活动】看完纪录片后,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猩猩和黑猩猩行为的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猩猩和黑猩猩的生活习性、社交行为、使用工具的能力等。 【引入新课】刚才同学们观看了纪录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它们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猩猩和黑猩猩会使用工具、有社交行为、可以学习等)。 老师总结: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那么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呢? 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会提到:类人猿和人类在行为、身体结构上有相似之处;类人猿和人类都有共同的祖先等) 老师讲解: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在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经过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问题提出】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生:人类可以直立行走,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人类有复杂的语言和文化,而类人猿没有;人类的大脑容量更大,智力更高。) (2)【继续提问】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生:由于环境变化,人类祖先不得不离开森林,到地面生活。为了生存,人类祖先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从而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的发展和语言文化的产生。)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这些森林古猿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因此,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生: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小结】手的进化使得人类能够更有效地制造和使用工具,这进一步促进了大脑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三、人类的进化阶段 【教师活动】早在 1871 年,达尔文就提出 “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 的观点,1925 年 —1960 年,科学家们先后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原始人类化石,通过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请大家阅读教材,找出四个阶段人种距今的年代、主要代表、体质特征、文化遗物等。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1)【提问】南方古猿的特征是什么? (生:脑容量与现代类人猿相当,约为 400-500 毫升。) (老师补充: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 400 万年至 200 万年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东非地区。他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树栖和地面生活相结合。) (2)【继续提问】能人或早期猿人的特征是什么? (生:脑容量 700ml 左右,能制造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 (老师补充:能人大约生活在距今 250 万年至 150 万年前,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工具的使用和制造开始。) (3)【继续提问】直立人的特征是什么? (生:脑容量 1088ml,能用火和工具,直立行走更加熟练。) (老师补充:直立人大约生活在距今 180 万年至 30 万年前,他们不仅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还掌握了用火的技术,这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存条件。) (4)【继续提问】智人的特征是什么? (生: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约为 1300-1400 毫升,能从事农业和艺术活动,拥有复杂的社会和文化。) (老师补充:智人大约生活在距今 20 万年至 1.5 万年前,他们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智人拥有更为发达的大脑,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复杂的语言交流,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教师总结】人类的进化经历了从南方古猿到能人,再到直立人,最后到智人的漫长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标志。例如,南方古猿主要依赖树栖和地面生活,能人开始使用工具,直立人掌握了用火技术,而智人则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和社会。 四、现代人种 【教师活动】人种或种族,是指在体质特征,如肤色、眼色、发型、发色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在生物学上,现代人类都属于智人。不同的人种或种族实际上是智人的各地方性亚种,现代人根据肤色和鼻形可以分为四种: (1)蒙古利亚人:中国人、日本人 (2)高加索人:俄罗斯人、德国人、法国人 (3)尼格罗人:非洲人 (4)澳大利亚人:澳洲原住民 【总结】总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的出现是最晚的,人类的祖先使用和制造工具,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课后作业
(1)比较类人猿和人类的相似性及区别,列举出至少三个以上的人类特征,并说明这些特征是如何在进化中形成的。 (2)绘制人类进化历程的思维导图,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的特点、年代及主要文化遗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