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运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式的加减”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学完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同类项等概念以及去括号法则后能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该知识点在本章中起着重要作用. 【情景导入】带领学生做个游戏.按照下面的步骤做:(1)任意写一个两位数;(2)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3)写出这两个数的和.重复几次看看,谁能先发现这些和有什么共同规律?对于任意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为什么?如果将第(3)步改为相减呢?【说明与建议】 说明: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体会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必要性,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自然地认识到整式的化简实质上就是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建议: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兴趣盎然,小组内同伴相互启发、讨论交流,积极验证自己的发现,最终达成共识.【置疑导入】小明乘公共汽车到城里的书店买书,小明上车时,发现车上已有(3a-b)人,车到中途站时,有(2a-3)人下车,但又上来若干人,这时公共汽车上共有(8a-5b)人,则中途有多少人上车?你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要计算中途上车的人数,可用总人数减去下车后剩下的人数,因为原来有(3a-b)人,加上小明,所以没人下车之前,车上共有(3a-b+1)人,下去(2a-3)人后,车里还有(3a-b+1)-(2a-3)=(a-b+4)人,用总人数(8a-5b)减去(a-b+4)即可求出上车的人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整式的加减.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呢?【说明与建议】 说明:用生活中常见到的上下车的例子导入新课,有亲切感,学生容易接受,学生急于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议:师生一起分析完,让学生自己列出式子(8a-5b)-[(3a-b+1)-(2a-3)]表示中途上车的人数.如果学生列出式子有困难的话,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提示或者师生共同列出式子.命题角度1 整式的加减运算1.计算:(1)(9x-6y)-(5x-4y);解:原式=4x-2y.(2)3-(1-x)+(1-x+x2);解:原式=x2+3.(3)2(x2-y2+1)-2(x2+y2)+xy.解:原式=2x2-2y2+2-2x2-2y2+xy=-4y2+xy+2.命题角度2 整式加减的应用2.小雯乘公共汽车到图书城买书,上车后发现车上共有(3a-b)人,车到中途站时,下车一半人,但又上车若干人,这时车上共有乘客(8a-5b)人,问:(1)中途上车的乘客是多少人?(2)当a=4,b=2时,上车乘客是多少人?解:(1)(8a-5b)-(3a-b)=8a-5b-a+b=a-b.答:中途上车的乘客是(a-b)人.(2)当a=4,b=2时,原式=×4-×2=17(人).答:上车乘客是17人.课题 4.2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 授课人素养目标 1.能根据题意列出式子,会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2.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教学重点 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教学难点 列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的运用.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回顾 1.化简x+y-(x-y)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2.解答下列各题: (1)求单项式5x2y,-2x2y,2xy2,-4x2y的和; (2)求3x2-6x+5和4x2+7x-6的差. 回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写出结果. 结合整式加减的概念,完成题目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续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问题1: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长宽高小纸盒abc大纸盒1.5a2b2c (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问题2:求x-2(x-y2)+(-x+y2)的值,其中x=-2,y=. 充分有效地复习前面所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顺利观察归纳出整式加减的实质,即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1.议一议,以上2个问题中是怎样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的?2.思考:化简:(1)(x+y)-(2x-3y);(2)2(a2-2b2)-3(2a2+b2).以上化简实际上进行了哪些运算?强化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解答问题,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出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掌握整式的加减的运算方法.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求多项式-x3-2x2+3x-1与-2x2+3x-2的差.解:-x3-2x2+3x-1-(-2x2+3x-2)=-x3-2x2+3x-1+2x2-3x+2=-x3+1.例2 已知A=x,B=x-y2,C=-x+y2,(x-2)2+|y-|=0,求2A-B+C的值.解:2A-B+C=2×x-(x-y2)-x+y2=x-x+y2-x+y2=-x+y2.因为(x-2)2+|y-|=0,所以x=2,y=.所以原式=-×2+×()2=-3+=-2. 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本单元最后一个课时设置一道难度稍大的例题,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升华.续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例3 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的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纸盒长宽高小纸盒abc大纸盒1.5a2b2c (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解:小纸盒的表面积是(2ab+2bc+2ca)cm2,大纸盒的表面积是(6ab+8bc+6ca)cm2.(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单位:cm2) (2ab+2bc+2ca)+(6ab+8bc+6ca)=2ab+2bc+2ca+6ab+8bc+6ca=8ab+10bc+8ca.(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单位:cm2) (6ab+8bc+6ca)-(2ab+2bc+2ca)=6ab+8bc+6ca-2ab-2bc-2ca=4ab+6bc+4ca.【变式训练】在解“当x=-2,y=时,求x-2(x-y2)+(-x+y2)的值”时,甲同学不小心把“y=”写成“y=-”,但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解:原式=x-2x+y2-x+y2=-3x+y2.由于化简之后的式子中只含有y2,与y的正负性无关,所以y的符号不影响式子的最终结果.师生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答案,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点拨. 巩固整式加减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列式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价值美.续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设M=2a-3b,N=-2a-3b,则M-N=(B) A.4a-6b B.4a C.-6b D.4a+6b 2.当x=2时,(x2-x)-2(x2-x-1)的值等于(D) A.4 B.-4 C.1 D.0 3.减去-2x等于-3x2+2x+1的多项式是(C) A.-3x2+4x+1 B.3x2-4x-1 C.-3x2+1 D.3x2-1 4.一个长方形的一边长是2a+3b,另一边的长是a+b,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B) A.12a+16b B.6a+8b C.3a+8b D.6a+4b 5.一个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的两位数可表示为10a+b,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一个新的两位数,新数与原数的差是9b-9a. 6.计算: (1)3a+2-(-4a); (2)2(x2+3)-(5-x2); (3)(ab-3a2)-2b2-5ab-(a2-2ab); (4)2(3b2-a3b)-3(2b2-a2b-a3b)-4a2b. 解:(1)原式=7a+2.(2)原式=3x2+1. (3)原式=-4a2-2b2-2ab.(4)原式=a3b-a2b.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通过设置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新知,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 (1)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2)一般步骤; (3)整式加减的实质; (4)整式加减的结果:整式. 2.布置作业:教材第101~102页练习第1,2,3题. 通过小结,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板书设计 4.2 整式的加减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运算 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