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点、线、面、体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2 点、线、面、体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6.1.2 点、线、面、体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归纳导入 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棱?棱和棱相交成几个顶点?
【归纳】几何体也简称__体__,包围着体的是__面__,面有__平的面__和__曲的面__两种.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__线__,线有__直线__和__曲线__两种.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__点__.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长方体图片的展示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点、线、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建议:在探究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归纳.
●复习导入 问题1:你还记得这章第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常见的立体图形吗?它们是怎样分类的呢?
常见立体图形:
            
         
常见立体图形分类:
1.按柱体、锥体、球体分类:
2.按构成立体图形的面的“曲”和“平”分类:
(1)至少有一个面是曲面;(2)全部由平面构成.
问题2:观察图片中餐厅的外在构造,它可以抽象为什么图形?说说它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
问题3:观察下面这张地理图片,此地理图片的构成元素有哪些?
【教学与建议】教学:先复习旧知识,再设置问题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议:结合图形,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立体图形的构成,让学生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命题角度1 几何体的构成元素
在几何体中比较特殊的点是顶点,比较特殊的线是几何体的棱,一般关注它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以及面的形状和数量.
【例1】下列立体图形中,全是由曲面围成的是(D)
A.圆锥 B.正方体 C.圆柱 D.球
【例2】如图,这个立体图形是由__5__个面组成的;面与面相交成__9__条线;其中有__2__条线是曲线.
命题角度2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从运动的角度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3】车轮上的辐条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圆面,用数学知识解释为(B)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以上都不对
【例4】下图中的立体图形是由下列选项中的哪个平面图形绕轴旋转形成的(A)
             
·命题角度3 解决旋转后形成立体图形问题
把某一个平面图形绕不同的边旋转得到不同的立体图形,求立体图形体积或表面积.
【例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 cm,以直线AB为轴,将正方形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体积是(B)
A.27 cm3 B.27π cm3 C.18 cm3 D.18 π cm3
【例6】我们知道将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现在有一个长为4 cm,宽为3 cm的长方形,分别绕它的长、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不同的圆柱,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解:绕长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的体积为π×32×4=36π(cm3);绕宽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的体积为π×42×3=48π(cm3).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通过丰富的实例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2.通过对点、线、面、体几何特征的认识,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重点
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
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
◆活动1 新课导入
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它有__6__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__12__条棱,棱和棱相交成__8__个顶点.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55~156 内容.
提出问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
(2)长方体的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几条棱?棱和棱相交形成几个顶点?
(3)由此可以得出几何图形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4)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图形分别是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几何体也简称__体__.包围着体的是__面__,面有__平的面__和__曲的面__两种.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__线__,线有__直线__和__曲线__两种.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__点__.
2.几何图形都是由__点__、__线__、__面__、__体__组成的,__点__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用运动观点看,点动成__线__,线动成__面__,面动成__体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2)图②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3)图①中共有多少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吗?图②呢?
(4)图①和图②中各有几个顶点?
解:(1)图①是由6个面组成的,这些面都是平面;
(2)图②是由2个面组成的,1个平面和1个曲面;
(3)图①中共有12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图②中有1条线,是曲线;
(4)图①中有8个顶点,图②中只有1个顶点.
例2 如图,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下面的立体图形,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
例3 笔尖画线可以理解为点动成线,请用数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流星划破夜空,留下美丽的弧线;
(2)一条拉直的细线切开了一块豆腐;
(3)把一枚硬币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形成一个球.
解:(1)点动成线;(2)线动成面;(3)面动成体.
练习
1.教材P156~157 练习第1,2,3题.
2.在球、圆锥、圆柱、棱柱中,由曲面和平面围成的是(C)
 A.球和圆锥 B.球和圆柱 C.圆锥和圆柱 D.圆柱和棱柱
3.下雨时,司机会打开雨刷器,雨刷器在运动时会形成一个扇面,这是因为 (B)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面面相交形成线
4.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作棱锥.如图是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六棱锥,它们都有12条棱.下列棱柱中和九棱锥的棱数相等的是(B)
A.五棱柱 B.六棱柱 C.七棱柱 D.八棱柱
5.如图所示的五棱柱,它的底面边长都是6 cm,侧棱长是8 cm,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五棱柱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2)图中的五棱柱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3)求这个五棱柱的侧面积.
解:(1)五棱柱共有15条棱,侧面和上、下底面相交的棱长为6 cm,共10条;侧棱长均为8 cm,共5条;
(2)五棱柱共有7个面,底面都是五边形,侧面都是长方形;上、下底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各个侧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3)这个五棱柱的侧面积为6×8×5=240(cm2).
◆活动5 课堂小结
1.多姿多彩的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点无大小,线有直线和曲线,面有平面和曲面.
3.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4.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1.作业布置
(1)教材P158 习题6.1第3,5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